[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智能高铁接触网b值观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35914.6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15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D13/12;B60M1/26;B60M1/28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邹舟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智能 接触 观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高铁接触网b值观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正面设有透明可视面板,所述箱体内部设有接触网b值标志线、LED灯、温度液位计和红外感应延时开关模块,所述红外感应延时开关模块外接电源接线盒,所述电源接线盒与电源连接,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安装固定耳环,用于将箱体固定于接触网锚柱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简便、使用方便、质轻,很大程度减轻维护人员工作量、使维护更便捷,提高了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接触网补偿b值安装、维护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智能高铁接触网b值观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气化铁路机车的运行动能由电力提供,而电力是通过车顶的受电弓从接触线获得。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为了使受电弓和接触线能够接触良好,进而达到较好的受电效果,通常要求接触线和承力索要处于绷紧状态。接触网张力补偿装置,又称为接触网张力自动补偿器,是一种机械装置,主要由坠砣、坠砣杆、补偿绳、滑(棘)轮等组成,安装在接触网锚段的两端,并分别与接触线和承力索相连。其作用在于接触线和承力索随着天气气温的变化而伸长和缩短,借助坠砣的重力作用,使接触线和承力索的张力处在一定的范围内,接触线和承力索不能拉的太紧或者太松。随着天气气温的变化,接触线和承力索会伸长和缩短,连接接触线和承力索的坠砣串最下面的一块坠砣底面距离地面的高度,也就是b值会变小或变大。因此,对铁路接触网张力补偿装置b值实现监测对于列车的正常供电和运行显得非常重要。
以往高铁接触网b值的建设、维护,采取的方法一般都是依靠记号笔或喷漆罐画标线于支柱上。这种方法比较传统老旧,工作效率低,不利于国家倡导的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的建设。油漆标划线长期受外界环境作用清晰度较差,耐久性欠佳,补画标划线频率较高,配置资源较多。而且高铁维检都是夜间进行,技术人员在进行维修检测时都要都要携带照明手电,这些制约因素严重影响电气化铁路发展,一直缺少一种简单轻便实用的装置来实现智能高铁高效先进的安装、运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高铁接触网b值观测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轻便,同时又能在夜间准确快速的观测高速铁路接触网b值,极高的提高运维效率,护航良好弓网取流,保障高速列车安全平稳运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智能高铁接触网b值观测装置,包括箱体和箱门,所述箱门的正面设有透明可视面板,所述箱体内部设有接触网b值标志线、LED灯、温度液位计和用于控制LED灯的红外感应延时开关模块,所述红外感应延时开关模块外接电源接线盒,所述电源接线盒与电源连接,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安装固定耳环,用于将箱体固定于接触网锚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网b值标志线上采用激光刻印标线,底部0.2m标线为警戒刻度,标识色为红色,0.4m标线为警示刻度,标识色为黄色,其它标线为正常刻度,标识色为绿色。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网b值标志线的量程为0.2m-1.4m。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部还设有管水准器,用于安装调平,同时对接触网锚柱的水平度提供观测。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部设置有提手,箱体的侧面设置有穿线孔和下开口百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箱门上部配有防水密贴橡胶条,所述箱门上设有开关手柄及安全锁。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接线盒采用12v电源接线盒,所述电源采用12v太阳能电池板。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采用由耐高温、防腐蚀的低合金薄钢制作。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液位计的液位色为红色醒目的标色,温度液位计的量程符合高铁线路环境温度-20-60℃。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固定耳环沿箱体侧面设有上下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359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