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感应式垃圾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36422.9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06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武扬;杨丙红;兰光磊;李龙;范春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四机铁路装备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8;B65F1/16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李淑花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垃圾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应式垃圾桶,其包括镶嵌安装在车厢内壁上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垃圾投掷口,壳体上铰装有封闭垃圾投掷口的翻盖,壳体上安装有驱动翻盖围绕铰装点转动从而开启垃圾投掷口的驱动装置,壳体上安装有用于驱动装置动作的感应装置,感应装置的感应区域位于翻盖前侧的垃圾投掷口处。该感应式垃圾桶在乘客向垃圾桶投掷废物垃圾时人手接触垃圾桶或翻盖,能够起到避免细菌接触传播的作用,当翻盖开启一段时间后自动关闭,由于翻盖常态下是处于关闭状态,在废物垃圾丢入后自动关闭,还可以异味扩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环保设施领域,具体的说是感应式垃圾桶。
背景技术
在动车上为了方便乘客,也为了车厢内的整洁,一般会在车厢连接处的洗手池旁边放置垃圾桶,而为了不占用车厢内空间,现有的动车上的垃圾桶一般嵌入安装在车厢壁上,位于垃圾桶上侧的车厢壁上铰装有可转动的翻盖,乘客需要仍废物或垃圾时,轻推翻盖使其转动,而后便可将废物或垃圾丢入垃圾桶。目前市场上存在一种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感应式垃圾桶,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感应装置控制垃圾桶的桶盖开合,感应装置具有一块固定的感应区域,当人手或其他物品进入感应区域时,感应装置便给电机触发信号,电机产生动力带动桶盖开启,而电机还与延时开关相连接,当桶盖开启一段时间后,电机便带动桶盖关闭,专利201320150145.0就公开了利用这种技术实现垃圾桶盖自动开启、关闭的技术。
目前动车上的垃圾桶的缺点是乘客每次仍废物垃圾时都需要触碰垃圾桶的翻盖,而动车上的人流量较大,垃圾桶使用又极为频繁,细菌容易通过此过程接触传播,垃圾桶的翻盖成了细菌病毒传播的中转地带,存在卫生隐患。而生活用垃圾桶与动车上所用的垃圾桶结构差别较大,直接将其应用到动车上会占用车厢内空间,影响乘客行走,无法直接利用,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能够避免细菌接触传播,并且不占用车厢内部空间的感应式垃圾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感应式垃圾桶,其结构特点是:包括镶嵌安装在车厢内壁上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垃圾投掷口,壳体上铰装有封闭垃圾投掷口的翻盖,壳体上安装有驱动翻盖围绕铰装点转动从而开启垃圾投掷口的驱动装置,壳体上安装有用于驱动装置动作的感应装置,感应装置的感应区域位于翻盖前侧的垃圾投掷口处。
采用上述结构后,在壳体上安装驱动装置和感应装置,当人手或其他物品进入到感应区域后,感应装置给驱动装置发送开启信号,驱动装置带动翻盖开启,此过程不需要人手接触垃圾桶或翻盖,能够起到避免细菌接触传播的作用,当翻盖开启一段时间后自动关闭,由于翻盖常态下是处于关闭状态,在废物垃圾丢入后自动关闭,还可以异味扩散。
关于壳体的具体结构,壳体包括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侧边梁,侧边梁的上侧固定安装有与两个侧边梁固定连接的顶边梁,侧边梁的下侧固定安装有与两个侧边梁固定连接的底边梁,两个侧边梁与顶边梁、底边梁组成矩形框架,垃圾投掷口位于矩形框架的中部。
关于翻盖的安装结构,翻盖的上端固设有耳板,耳板位于翻盖的后侧,耳板设有两个且左右间隔设置,耳板上插装有左右延伸的转杆,转杆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侧边梁上。
关于驱动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顶边梁下侧、翻盖后侧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装有收卷轮,翻盖远离铰装点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牵引块,收卷轮上固定安装有收卷线,收卷线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牵引块上。开启翻盖时,电机带动收卷轮转动,此时收卷线逐渐缠绕在收卷轮上,收卷线的另一端给牵引块一个拉力,从而使翻盖围绕铰接点转动,开启垃圾投掷口。
关于驱动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侧边梁上的电机,转杆上插装有从动齿轮,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
关于翻盖的具体形状,翻盖呈上端外凸下端内凹的弯曲状,翻盖封闭垃圾投掷口时翻盖的下端压靠在底边梁的后侧。感应装置的感应区域位于翻盖下侧内凹位置的前侧。即只有当人手伸入到翻盖的前侧后才会开启,避免感应装置误触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四机铁路装备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四机铁路装备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364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石墨烯温控散热贴
- 下一篇:一种活动量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