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串联并行分级吸附反渗透处理矿山氨氮废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38034.4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24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黄李金鸿;包亚晴;李文豪;黄彪林;黄万抚;李新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03/10;C02F101/16;C02F101/2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李云 |
地址: | 34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联 并行 分级 吸附 反渗透 处理 矿山 废水 装置 | ||
1.串联并行分级吸附反渗透处理矿山氨氮废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级吸附系统、废水调节系统、反渗透系统和控制系统;
所述分级吸附系统包括总进水管(10)和顺序串联的一级活性炭吸附柱体(1-1)、二级活性炭吸附柱体(1-2)、三级活性炭吸附柱体(1-3)、四级活性炭吸附柱体(1-4),所述活性炭吸附柱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进水支管(11)和出水支管(12),进水支管(11)分别与总进水管(10)连接,上一级活性炭吸附柱体的出水支管(12)与下一级活性炭吸附柱体进水支管(11)通过串联进水管(20)连接;
所述废水调节系统包括调节池(5)和保安过滤器(6),所述调节池(5)的进水口与四级活性炭吸附柱体(1-4)的出水支管通过输液管(30)连接、出水口与反渗透膜组件(7)顶部的进水口通过过滤液进水管(40)连接,所述过滤液进水管上设置保安过滤器(6);
所述反渗透系统包括反渗透膜组件(7)、滤后水收集池(8)、反冲洗装置和处理水排放管(81),经所述反渗透膜组件(7)底部出水口的废水通过反渗透液进水管(50)输送至滤后水收集池(8)沉淀后从处理水排放管(81)排放,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连接反渗透膜组件(7)底部与处理水排放管(81)的反冲洗管进水管(60);
在所述总进水管(10)上设置有进水提升泵(02)和进水压力表(03),在所述各活性炭吸附柱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电磁进料阀(16)和电磁排料阀(15),在所述进水支管(11)和出水支管(12)上分别设置有进水阀门(13)和出水阀门(14),在所述调节池(5)内设置液位计(51),在所述串联进水管(20)上设置有出水流量计(17),在所述保安过滤器(6)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设置有滤前压力表(61)和滤后压力表(62),在所述过滤液进水管(40) 上设置有提升泵(63)、滤前流量计(71)、反渗透进水阀(72),在所述反渗透液进水管(50)上设置有滤后流量计(75)、反渗透出水阀(74),在反冲洗管进水管(60)上设置有反冲洗泵(83)和反冲洗阀(82);所述进水提升泵(02)、进水压力表(03)、电磁进料阀(16)、电磁排料阀(15)、进水阀门(13)、出水阀门(14)、液位计(51)、出水流量计(17)、滤前压力表(61)、滤后压力表(62)、提升泵(63)、滤前流量计(71)、反渗透进水阀(72)、滤后流量计(75)、反渗透出水阀(74)、反冲洗泵(83)和反冲洗阀(82)均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活性炭吸附柱体内的活性炭为油茶壳活性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并行分级吸附反渗透处理矿山氨氮废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茶壳活性炭由油茶壳废弃物经烘干、粉碎、裂解和活化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联并行分级吸附反渗透处理矿山氨氮废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茶壳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1200~1300m2/g。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串联并行分级吸附反渗透处理矿山氨氮废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渗透膜组件(7)的出水口与总进水管(10)之间设置浓缩液排出管(73),实现氨氮废水的循环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3803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型压力咖啡机
- 下一篇:聚羧酸减水剂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