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发热感应绝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38540.3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19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郝建强;谢艳菲;赵强;刘建杰;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40 | 分类号: | H01F27/40;H01F27/29;H01F38/32;G01K1/024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1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互感器 二次 发热 感应 绝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接线保护装置,具体为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发热感应绝缘装置,包括截面为凹槽形的长条状外壳,外壳的内表面均布有温度传感器,外壳的外表面固定有微处理器,温度传感器都和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还和保护测控屏中的线路保护装置连接。将外壳扣在保护测控屏内的二次接线端子排上,若二次接线端子排发热,引起外壳内空间温度升高,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数据传入到微处理器内,若采集的温度超过设定的阈值,则微处理器给线路保护装置发送信号,线路保护装置发送温度报警信号给运动屏,温度报警信号经过运动屏到达地调,后台工作人员接到温度报警信号后对保护测控屏内的二次接线端子接线进行检查,避免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接线保护装置,具体为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发热感应绝缘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企业中,电流互感器常用于检测电力设备二次侧的电流,如图1所示,多个电流互感器接线端二次线接入到端子箱中的二次接线端子排,端子箱中二次接线端子排上的二次线再接入到保护测控屏中的二次接线端子排上,保护测控屏中的二次接线端子排上的二次线再和保护测控屏中的线路保护装置连接,线路保护装置再和运动屏连接,运动屏再和后台地调连接。多个电流互感器采集的电流数据经过保护测控屏、运动屏传输到后台地调,若电力设备有故障,电流互感器检测的电流数据和正常数据相比出现偏差,线路保护装置将发出报警信号,报警信号经过运动屏到达地调,监控人员接到报警信号后通知检修人员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维护。但是运行中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严禁开路,而由于施工质量、割伤或压接二次线不牢靠,会导致电流互感器(CT)二次侧开路,极易危及人身及设备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及时避免CT二次侧开路后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的情况发生,在CT二次接线端子排上加装了发热感应绝缘装置,利用CT二次线接触不牢靠会使端子排内金属片发热的现象,只要出现发热,发热感应绝缘装置就能感受到,靠线路保护装置发出CT二次告警信号。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发热感应绝缘装置,包括截面为凹槽形的长条状外壳,外壳的内表面均布有温度传感器,外壳的外表面固定有微处理器,温度传感器都和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还和保护测控屏中的线路保护装置连接。使用时,将外壳扣在保护测控屏内的二次接线端子排上,若二次接线端子排上的某一处或莫几处接线端子内金属片发热,引起外壳内空间温度升高,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数据传入到微处理器内,若采集的温度超过设定的阈值,则微处理器给线路保护装置发送信号,线路保护装置发送温度报警信号给运动屏,温度报警信号经过运动屏到达地调,监控人员人员接到温度报警信号后通知检修人员对保护测控屏内的二次接线端子接线进行检查。
上述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发热感应绝缘装置,外壳的材质为亚克力。
上述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发热感应绝缘装置,外壳的外表面的微处理器可替换为单片机。
上述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发热感应绝缘装置,外壳两侧翼板的内侧还设置有胶层。外壳扣在二次接线端子排时,两侧翼板与二次接线端子排两侧紧贴,增加胶层后外壳紧扣在端子排上,外壳不容易从接线端子排上掉落。
本实用新型可及时测量出保护测控屏内的二次接线端子排处的温度,只要出现发热,发热感应绝缘装置就能感受到,靠线路保护装置发出CT二次告警信号,避免CT二次侧开路后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力设备二次侧电流检测流程图。
图2为二次接线端子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图中:1-二次线,2-二次接线端子排,3-外壳,4-温度传感器,5-微处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385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