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坐便式集尿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40125.1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83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袁威;胡海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B01F7/18 |
代理公司: | 洛阳启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4 | 代理人: | 刘新合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坐便式集尿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坐便式集尿桶,包括桶体,桶体为透明桶体,所述桶体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坐便板,坐便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便口,便口的下端连通有集液斗,集液斗位于桶体内,集液斗的下端连接有导液管,导液管的外侧面设置有搅拌架,搅拌架的下端均布有搅拌杆,搅拌杆成齿形分布,桶体的外侧面下端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上设置有阀门,本坐便式集尿桶可以方便尿液的收集,防止尿液被污染,同时在检测前可以对尿液进行搅拌,使得尿液扩散均匀,有利于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坐便式集尿桶。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如患者尿常规检查结果提示有尿蛋白,这个时候需要对患者进行一次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因此需要通过小桶对24小时内的尿液进行收集。
病人在用普通小桶留取尿液标本时,不方便直接将尿液收集到桶内,需用其它容器,容易造成尿液标本污染,同时留取24小时尿液时间过长,尿液易形成分层、沉淀,普通小桶无法进行混匀搅拌,易影响检验结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坐便式集尿桶,可以方便尿液的收集,防止尿液被污染,同时在检测前可以对尿液进行搅拌,使得尿液扩散均匀,有利于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坐便式集尿桶,包括桶体,桶体为透明桶体,所述桶体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坐便板,坐便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便口,便口的下端连通有集液斗,集液斗位于桶体内,集液斗的下端连接有导液管,导液管的外侧面设置有搅拌架,搅拌架的下端均布有搅拌杆,搅拌杆成齿形分布,桶体的外侧面下端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上设置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桶体的上端面设置有环形的圆槽,坐便板的下端设置有环形的扣板,扣板插入圆槽内且可在圆槽内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坐便板的外侧面固定有推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坐便板的上端设置有可拆卸的盖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坐便板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卡孔,盖板的下端设置有与卡孔位置相对应的卡柱,卡柱与卡孔之间通过卡接方式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板的上端固定有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桶体的外侧面设置有刻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桶体的外侧面设置有可转动的提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坐便式集尿桶结构紧凑,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尿液检测准确度,通过在桶体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坐便板,并且通过集液斗对尿液导流到桶体内,便于尿液的收集,通过设置搅拌架和搅拌杆可以对沉积的尿液进行搅拌,进一步提高了检测准确性,减小患者或者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去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桶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桶体、2坐便板、3圆槽、4扣板、5便口、6集液斗、7导液管、8搅拌架、9搅拌杆、10卡孔、11推杆、12卡柱、13盖板、14把手、15刻度、16出液管、17阀门、18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未经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401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色环保节能建筑
- 下一篇:一种用于空气压缩机的压力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