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表面抛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41175.1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17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朱成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云海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B24B29/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李智祥 |
地址: | 516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表面 抛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表面抛光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滑孔,所述底座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啮合有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所述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齿轮旋转,齿轮与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表面的齿牙啮合,从而带动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运动,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运动的同时带动活动杆和夹板运动,夹板对工件进行固定,解决了现有的抛光装置缺乏对工件的固定,因此在抛光过程中工件会出现位移,不仅降低了抛光效率,而且较为危险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表面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五金制品是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使用的辅助性配件,早期多用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作,因而得名,现除采用各种金属材料外,还广泛采用塑料、玻璃纤维等非金属材料制作,五金制品的生产原料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五金制品在生产加工后表面会产生一些毛刺,需要使用但装置进行抛光,但是现有的抛光装置缺乏对工件的固定,因此在抛光过程中工件会出现位移,不仅降低了抛光效率,而且较为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表面抛光装置,具备固定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抛光装置缺乏对工件的固定,因此在抛光过程中工件会出现位移,不仅降低了抛光效率,而且较为危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表面抛光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滑孔,所述底座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啮合有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所述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延伸至限位滑孔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夹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板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部与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滑槽内腔的一侧与限位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板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左侧与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杆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远离定位槽内腔的一侧与第二齿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齿轮旋转,齿轮与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表面的齿牙啮合,从而带动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运动,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运动的同时带动活动杆和夹板运动,夹板对工件进行固定,解决了现有的抛光装置缺乏对工件的固定,因此在抛光过程中工件会出现位移,不仅降低了抛光效率,而且较为危险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槽、限位杆、滑槽和滑块,起到了对第一齿板限位的效果,通过设置滑杆、定位槽和定位块,起到了对第二齿板限位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齿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齿板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齿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限位滑孔;3、拉杆;4、电机;5、齿轮;6、第一齿板;7、第二齿板;8、活动杆;9、夹板;10、限位槽;11、限位杆;12、滑槽;13、滑块;14、滑杆;15、定位槽;16、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云海镁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云海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411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蜗杆反向止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防泄漏的医药加工用接收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