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杆螺桶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41197.8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72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素坤;李冲;赵悦英;朱莽;化明志;梁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霞光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595 | 分类号: | B29C48/595;B29C48/605;B29C48/68;B29C48/76;B29C48/9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焦海峰 |
地址: | 2776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杆 组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杆螺桶组合结构,包括螺杆主体和套接设置在螺杆本体外部的螺桶,以及按挤出方向依次设置在螺杆主体上的熔融螺棱段、压缩螺棱段、回流螺棱段、混合螺棱段和计量螺棱段;压缩螺棱段由扩压棱段和平压棱段组合构成,且扩压棱段和平压棱段之间形成过渡间隙,回流螺棱段用于将部分的物料回流至平压棱段;第二柱桶段的筒身上设置有真空泵组件,第二柱桶段上设置有温控组件。本实用新型设置扩压棱段和平压棱段,均衡螺杆主体的压力,回流螺棱段对未熔化的物料进行回流并且继续加热熔化,温控组件的设置避免了温度过高导致物料过度塑化,对温度进行控制,真空泵组件将物料中的水气抽出,避免了产品外表面出现气泡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杆螺桶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螺杆是注塑机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它在注塑机的机筒内旋转,主要作用就是将固态的塑胶粒子或塑胶粉末,经过输送压实、熔融朔化、储存计量等步骤,转换成稳定均一的塑胶熔体,再将储存到一定量的熔融态的塑胶注入模具成型,模具冷却后被顶出,得到塑胶成品。螺杆主要分为三段,熔融段、压缩段、均化段,塑料进入压缩段之后进行熔融,但是在压缩段进行熔融的过程中部分塑料未融化,进入均化段之后为复合管的制造增加了难度。
为此,现有技术中设计了一种螺杆螺桶组合结构及挤出机,在压缩段设置了第一压缩槽和第二压缩槽,未熔化的塑料在第一压缩槽内被加热和挤压,熔化之后进入第二压缩槽,并向均化段进行输送;该设计存在下列缺陷,存在少量塑料经过第一压缩槽和第二压缩槽没有被熔化的情况;现有技术中的螺杆结构在塑料进行熔融之后,可能会产生少量的水气,如果不将水气排出,产品表面容易出现气泡,影响产品的质量;另外,均化段在温度过高时会导致物料的过度塑化,采用风机无法满足均化段的降温需求,使产品的质量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杆螺桶组合结构,在螺杆主体上设置了回流段,对未熔化的物料进行回流并且继续加热熔化,熔化后的物料才能流入混合段中,有效解决了温度过高导致物料过度塑化,和产品表面易出现气泡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螺杆螺桶组合结构,包括螺杆主体和套接设置在所述螺杆主体外部的螺桶,以及按挤出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螺杆主体上的熔融螺棱段、压缩螺棱段、回流螺棱段、混合螺棱段和计量螺棱段;
其中,所述压缩螺棱段由扩压棱段和平压棱段组合构成,且所述扩压棱段和所述平压棱段之间形成过渡间隙,所述回流螺棱段用于将部分的物料回流至平压棱段;
所述螺桶包括与所述熔融螺棱段相对应的第一柱桶段,与所述压缩螺棱段和所述回流螺棱段相对应的第二柱桶段,与所述混合螺棱段相对应的第三柱桶段,以及与所述计量螺棱段相对应的第四柱桶段;
其中,所述第二柱桶段的筒身上设置有真空泵组件,所述第二柱桶段上设置有温控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扩压棱段由设置在所述螺杆主体上的第一导流螺棱构成,所述第一导流螺棱与所述螺杆主体之间形成有第一导流槽,所述平压棱段由环绕设置在所述螺杆主体上的第二导流螺棱构成,所述第二导流螺棱与所述螺杆主体之间形成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与所述第二导流槽连通,所述第一导流槽的螺距大于所述第二导流槽的螺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在平压棱段和回流螺棱段之间设置有用于进行回流导向控制的回流控制件,所述回流控制件包括套装于所述螺杆主体上的内圈以及与所述内圈在同一竖直方向上并且嵌设于所述第二柱桶段内壁上的外圈,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之间均匀排列设置有回流导向格板,所述内圈与所述第二导流螺棱半径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真空泵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柱桶段上所述压缩螺棱段和回流螺棱段竖直方向之间的一对物料排气观察口,所述物料排气观察口连接有用于将物料中水气抽出的水循环真空泵,所述水循环真空泵与所述温控组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霞光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霞光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411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矿物颗粒破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ICU重症监护用呼吸机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