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黍子种子发芽盒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41694.8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3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宋晓强;杨芳;林凤仙;李海;张翔宇;梁海燕;邓亚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02 | 分类号: | A01C1/02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 代理人: | 王于海 |
地址: | 037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黍子 种子 发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黍子种子发芽盒,属于农产品培育领域。一种黍子种子发芽盒,包括盒体,盒体顶面中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后壁上端开设有贯穿槽,空腔中部相对于贯穿槽下侧的位置固设有滤板,滤板上呈线性等间距设有多个培育盆,培育盆内侧底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漏水孔,空腔底面前侧嵌设有循环盒,循环盒顶面连接有竖管,竖管上方连接有横管,横管顶面相对于多个培育盆的位置均连接有导管,导管后端连接有雾化喷头,循环盒内部开设有两个圆腔,圆腔中部同轴设有转轴,转轴前端依次贯穿圆腔内壁及盒体延伸至外部并套设有齿轮。本实用新型达到水源的循环利用,既能达到节省水资源的效果,又可以避免营养土中的养分随灌溉而流失,一举双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产品培育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黍子种子发芽盒。
背景技术
黍子,单子叶禾本科植物,生长在北方,耐干旱,一年生栽培作物,民间称为“黍子”、“黍谷”,有的地方因为多用黍米酿酒,又称为“酒米”,种植黍子的过程通常先由培育人员将黍子种子在发芽盒中进行培育,待成长为秧苗后再插入农田生长,这样的方法有助于提高黍子的成活率,也能增加黍子的产量,而在种子发芽过程中,培养人员通常使用营养土对种子进行培养,可在浇灌时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会逐渐被稀释,如此便会减低营养土对黍子种子的滋养效果,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黍子种子发芽盒。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黍子种子发芽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一种黍子种子发芽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顶面中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后壁上端开设有贯穿槽,所述空腔中部相对于贯穿槽下侧的位置固设有滤板,所述滤板上呈线性等间距设有多个培育盆,所述培育盆内侧底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漏水孔,所述空腔底面前侧嵌设有循环盒,所述循环盒顶面连接有竖管,所述竖管上方连接有横管,所述横管顶面相对于多个所述培育盆的位置均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后端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循环盒内部开设有两个圆腔,所述圆腔中部同轴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前端依次贯穿圆腔内壁及盒体延伸至外部并套设有齿轮,位于右侧的所述转轴前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顶面通过L型板与盒体前壁连接固定,所述转轴外壁后端呈环形等间距固设有多个拨板,所述圆腔外侧壁上端开设有入水口。
优选地,所述空腔底面为前侧中部低其余三侧高的凹陷结构,所述培育盆底面与滤板顶面紧密贴合,所述培育盆内部填充有营养土。
优选地,所述横管两端分别与空腔两侧内壁连接固定,所述导管上端为向后弯曲的U型结构,所述雾化喷头开口端位置与培育盆开口端位置相对应。
优选地,两个所述圆腔内侧端上部相连通,所述竖管内部与两个所述圆腔内侧端上部相连通。
优选地,两个所述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拨板外侧端为弧度与圆腔环形内壁弧度相同的弧形结构,所述拨板外侧端及前后两侧外壁分别与圆腔环形内壁以及前后两侧内壁滑动接触,所述圆腔通过入水口与空腔相连通。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416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钻井泵维修的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隔膜泵用多功能型拉出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