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壤土的马铃薯收获机挖掘铲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41752.7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94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吕金庆;张航;李紫辉;李季成;刘中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13/00 | 分类号: | A01D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壤土 马铃薯 收获 挖掘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壤土的马铃薯收获机挖掘铲,该装置安装在马铃薯收获机的前端,对分离之前的马铃薯、土壤、秧苗的混合物进行挖掘,由双行平面铲和固定安装板组成,能够同时挖掘两行马铃薯,双行平面铲的左铲和右铲均设计为梯形,保证了铲子的强度,双行平面铲的表面设计为平面,可减少壤土对铲子的摩擦阻力,在左铲和右铲中间留有滑草间隙,防止因马铃薯茎叶缠绕影响挖掘质量,两侧的固定安装板使该挖掘铲变得可拆卸,通过调整两侧的固定安装板可以调节入土角度,提高作业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获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壤土的马铃薯收获机挖掘铲。
背景技术
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主产区是甘肃定西市、宁夏固原市、西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不同产地的土壤环境不同,主要有壤土、砂土和黏土,使用同一种挖掘铲的收获机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下收获质量也不同。传统马铃薯收获机挖掘铲多采用与收获机一体的结构,种类比较单一,且存在不能单独进行更换、对不同类型土壤适用性差等问题,所以设计一种适用于壤土的马铃薯收获机挖掘铲,对马铃薯机械化收获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壤土的马铃薯收获机挖掘铲,该挖掘铲的两侧与收获机前端机架相连,主要用于将壤土中的马铃薯挖出,为后续进行的薯土分离和薯秧分离提供前提条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挖掘铲主要由固定安装板、双行平面铲两部分组成。两块固定安装板焊合在双行平面铲两端,固定安装板上开有孔位;该挖掘铲的固定安装板与收获机前端机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安装板的后侧根据高度不同开有两个方孔,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更改挖掘铲与收获机前端机架安装的孔位调整挖掘铲与地面的夹角。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双行平面铲的左铲和右铲采用左右对称的结构,中间留有滑草间隙,双行平面铲由一整块钢板制成,左铲和右铲的形状设计为梯形,用来增强铲体的强度,左右铲的入土部位带有斜刃,斜刃的平面与双行平面铲上表面夹角为45°,使用此角度的铲子斜刃在壤土环境下有良好的入土性能,且不易损坏。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安装板前端开有一个直径为19mm的圆孔,后端开有两个边长为15mm的方孔,安装时可先将固定安装板前端与收获机前端机架通过螺栓连接,再根据所需求的入土角度将固定安装板后端与收获机前端机架通过螺栓连接,两侧的固定安装板的前端与后端各安装一个螺栓便可将挖掘铲固定在收获机前端机架上。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壤土的马铃薯收获机挖掘铲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壤土的马铃薯收获机挖掘铲,在收获过程中,能够同时挖掘两行马铃薯,双行平面铲的左铲和右铲均设计为梯形,保证了铲子的强度,双行平面铲的表面设计为平面,可减少壤土对铲子的摩擦阻力,在左铲和右铲中间留有滑草间隙,防止因马铃薯茎叶缠绕影响挖掘质量,两侧的固定安装板使该挖掘铲变得可拆卸,通过调整两侧的固定安装板可以调节入土角度,提高挖掘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双行平面铲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固定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编号说明:固定安装板1;双行平面铲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给出了本发明一种适用于壤土的马铃薯收获机挖掘铲结构原理示意图,本发明主要由固定安装板1、双行平面铲2组成。其中,双行平面铲2带有刃口的一面朝下,两块固定安装板1分别焊接于双行平面铲2上表面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417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古钱币识别扫描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锯床的旋转机构及锯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