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新型通道布置方式的水电解槽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43005.7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04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孙凯;迟军;俞红梅;邵志刚;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C25B9/23;C25B15/00;C25B15/0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周媛媛;李馨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新型 通道 布置 方式 水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新型通道布置方式的水电解槽,属于水电解制氢技术领域。所述水电解槽包括上端板、上绝缘板、上集流板、至少一组包夹了膜电极的双极板、下集流板、下绝缘板、下端板依次堆叠,并通过螺栓和螺母紧固,相邻两板以及相邻双极板与膜电极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上端板两端设有互相平行的孔道组,上端板、上绝缘板、上集流板、双极板和膜电极的两端均设有互相平行的公用通道组;阳极流道与电解液循环水公用通道连通,阴极流道与氢气公用通道连通。所述电解槽通道为电解液进出口布置在两边、氢口布置在中间的形式。所述的电解槽端通道布置方案别适合用在对大反应区域的电解液分布均匀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电解制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新型通道布置方式的水电解槽。
背景技术
水电解制氢技术是在充满电解液的电解槽中通入直流电,从而使水分子在电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分解产生氧气和氢气。电解槽的反应区域为电解小室,由阴、阳电极、膜电极和电解液构成。电解时,在阳电极界面上发生氧化反应,在阴电极界面上发生还原反应。隔膜将水电解槽的水电解小室分隔为阴极、阳极,并使产生的氢气、氧气分隔,防止氢气、氧气互相穿透,但离子可迁移。
对于水电解槽而言,电解小室中的流场分布十分重要。流场分布的均匀性不仅为产气的顺利进行提供原料,还起到了交换电解过程中的电解槽内废热的作用。现有技术中,水电解槽通常为单通道电解液进口与出口,从而会造成电解液在双极板上分布不均匀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新型通道布置方式的水电解槽。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新型通道布置方式的水电解槽,所述水电解槽包括上端板、上绝缘板、上集流板、至少一组包夹了膜电极的双极板、下集流板、下绝缘板、下端板依次堆叠,并通过螺栓和螺母紧固,相邻两板以及相邻双极板与膜电极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上端板两端设有互相平行的孔道组,每组孔道组包括位于中间的气体孔道,和位于气体孔道两侧的电解液循环水孔道;上端板、上绝缘板、上集流板、双极板和膜电极的两端均设有互相平行的公用通道组,每组公用通道组包括位于中间的氢气公用通道,和位于氢气公用通道两侧的电解液循环水公用通道;气体孔道与氢气公用通道相对应设置,电解液循环水孔道与电解液循环水公用通道相对应设置;所述双极板两侧面且位于两端公用通道组之间区域分别设有阳极流道和阴极流道;阳极流道与电解液循环水公用通道连通,阴极流道与氢气公用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阳极流道中液体流动方向和阴极流道中气体流动方向与孔道组和公用通道组中的气体或液体流动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阳极流道和膜电极组合形成的空间为电解小室阳极,阴极流道和膜电极组合形成的空间为电解小室阴极。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上端板上每个气体孔道两侧设置的电解液循环水孔道的数量为1~2个。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电解槽中上端板、上绝缘板、上集流板、至少一组包夹了膜电极的双极板、下集流板、下绝缘板、下端板依次堆叠后,通过螺栓和螺母紧固。
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新型通道布置方式的水电解槽工作时,电解液循环水入口处接供水管,电解液循环水出水口接回水管,供水管与循环泵出口连接,回水管与循环泵进口连接。启动循环泵,循环水从电解液循环水入口进入上端板,进而依次进入上绝缘板、上集流板、双极板、膜电极、双极板上的电解液循环水公用通道,通过阳极流道进入电解小室阳极,产生的氧气和剩余的水从另一端的电解液循环水公用通道流至电解液循环水出口,流入回水管,循环使用。电解小室阴极产生的氢气由两端的氢气公共通道流至氢气出口,进行收集。
为满足更大电解液流量,在端板上设置4个循环水入口和4个循环水出口。此时每两个循环水入口或出口对应一个电解液循环水公用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430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渔网浮子熔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织网机网片推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