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涡流沉淀塔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44951.3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85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邱小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先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李金玲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襄阳***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涡流 沉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淀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涡流沉淀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设置有中心布水器,所述中心布水器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上端开口,下端通过进水管线与进水口连通,所述内筒的外侧设置有上下端开口的外筒,所述塔体底部设置有用于污泥颗粒排出的第一排水口、所述塔体侧部设置有用于絮状污泥排出的第二排水口,所述塔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清水排出的第三出水口。1、本实新专用于对厌氧反应器反应后的废水进行三级分段处理回收利用,实现了污泥回流利用。2、本实用新型对沉淀塔内的布水筒进行改进,实现布水筒对进入塔体内部的污水二次减速,减少了进水对沉淀塔的扰动,沉淀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沉淀塔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涡流沉淀塔。
背景技术
沉淀塔是一种泥水分离装置,多为分离颗粒较细的污泥,可用在污水生化处理前后,现有的沉淀塔主要由塔体和安装在塔体上部的溢流管以及设于塔底下部的排污管组成,沉淀塔上设有泥水进口,污水从泥水进口进入沉淀池内,通过污水在沉淀池内的自然沉降达到沉淀的目的,沉淀塔自上而下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清水区,沉淀区和污泥区,出水口设置在塔体的上部,污泥沉淀后经上方的清水口排出,污泥的进水口一般设置于塔体中部,为了避免污水进入塔体,对塔体造成扰动,现有技术中,如图2所示,往往在塔体的中部设置有一个中心布水器,进水管与中心布水器连通,中心布水器的底部设置为喇叭口。在厌氧污水处理系统中,经过厌氧反应器废水中携带大量厌氧颗粒污泥和絮状污泥,传统的沉淀塔不能满足高效沉淀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效涡流沉淀塔,其污水进入塔体内部,水流对塔体扰动小,沉淀效果好,同时满足对厌氧废水的三级分离。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涡流沉淀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设置有中心布水器,所述中心布水器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上端开口,下端通过进水管线与进水口连通,所述内筒的外侧设置有上下端开口的外筒,所述塔体底部设置有用于污泥颗粒排出的第一排水口、所述塔体侧部设置有用于絮状污泥排出的第二排水口,所述塔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清水排出的第三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塔体底部设置有泥斗。
优选的,所述泥斗为正四面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高效涡流沉淀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设置有中心布水器,所述中心布水器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上端开口,下端通过进水管线与进水口连通,所述内筒的外侧设置有上下端开口的外筒,所述塔体底部设置有用于污泥颗粒排出的第一排水口、所述塔体侧部设置有用于絮状污泥排出的第二排水口,所述塔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清水排出的第三出水口。1、本实新专用于对厌氧反应器反应后的废水进行三级分段处理回收利用,实现了污泥回流利用。2、本实用新型对沉淀塔内的布水筒进行改进,实现布水筒对进入塔体内部的污水二次减速,减少了进水对沉淀塔的扰动,沉淀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涡流沉淀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塔体 11——泥斗
2——中心布水器 21——内筒
22——外筒 3——第一排水口
4——第二排水口 5——第三排水口
6——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先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襄阳先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449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连接的建筑支撑组件
- 下一篇:异形离子接地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