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V法铸造配重类铸件的分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46391.5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26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璞;闫旭;南森;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3 | 分类号: | B22C9/03;B22C9/08;B22C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艾晶 |
地址: | 0416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配重 铸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V法铸造配重类铸件的分型结构,分型模具包含上模和下模,该上模对应形成铸件底面,该下模对应形成铸件天面,所述上模包含浇注口和至少1对冒口腔,该浇注口底部通过浇道连通于上模中部的铸件型腔,该浇注口和浇道位于所述铸件型腔的B面方向,本实用铸件分型结构传统工艺相比,减少了产品的不良率,缩短了产品的造型时间,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V法铸造配重类铸件的新型分型结构。
背景技术
配重类产品属于外观件,装配后外露可见面为A面,隐藏不可见面为B面,装配后最上方的面为天面,最下方的面为底面。
在生产一些结构复杂的装载机、叉车配重铸件时,由于该类型铸件形状复杂,铸件窗框较多,都按照A面和B面分型方式进行V法模具工艺设计,会有以下几个难点:
1、覆膜困难,需要修理的孔洞过多,薄膜修补工作量大,产品表面不良,加大铸件后期修理量;
2、活块过多且不易取出;
3、产品过高,A-B面之间长度较长,模具加上砂箱无法通过V法铸造生产线,只能行车吊砂斗填砂,造型时间长,生产效率低;
4、冒口位置的设计通常要求均匀的安排在产品的大平面上,以利于排汽和打磨。结合图1、图2A至2D所示的铸件,按照大众分型,产品制作模具工艺是普遍为产品重要面朝下,现有的AB面浇铸方式,A面在下、B面在上,如图7所示浇注口3、冒口4’都在B面对应的上模上,这样的浇铸方式产品A面形状美观,然而B面几乎没有完整的大平面,冒口只能采用外延冒口41方式,排气量小且冒口高度较低,无补缩压力。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得到美观、质量更好的铸件、减少修理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的V法铸造配重类铸件的分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V法铸造配重类铸件的分型结构,分型模具包含上模和下模,该上模对应形成铸件底面,该下模对应形成铸件天面,所述上模包含浇注口和至少1对用于形成冒口的冒口腔,该浇注口底部通过浇道连通于上模中部的铸件型腔,该浇注口和浇道位于所述铸件型腔的B面方向。
优选的,所述冒口腔数量为3对,每对对称的布置于A-B面中轴线两侧。
优选的,所述铸件型腔对应形成的铸件底面包含1对分别从左、右侧面向内倾斜设置的第一平面,该第一平面的B面方向设有2个凸出部,凸出部上包含第二平面,该第一平面的A面方向设有第三平面;1对冒口腔设置于铸件型腔对应第一平面的位置,另1对冒口腔设置于铸件型腔对应第二平面的位置,还有1对冒口腔设置于铸件型腔对应第三平面的位置。
优选的,铸件型腔内配合使用的砂芯为树脂砂砂芯。
优选的,冒口和铸件的接触面处设有保护片。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与以往大众AB面分型方式不同,采用新型的天底面分型方式,将冒口和浇注口部位改到底面,降低砂型高度,可以通过常规V法铸造生产线进行造型,节省了造型成本,提高复杂装载机叉车配重铸件的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天底面分型和树脂砂砂芯结合的方式,解决了覆膜困难和活块过多且不易取出的问题,改善了因为孔洞导致的塌砂缺陷,节省了铸件成本,降低了薄膜修补和铸件后期修理量,减少了产品的不良率,缩短了产品的造型时间,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制造和铸件精整打磨成本。
3、所生产的铸件底面具有大面积的平面,将冒口和浇注口设置在底面,有利于排气和打磨,排气量大且冒口高度可较高,提供补缩压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463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纤窗纱加工用环保落丝机
- 下一篇:分支血管的支架精确植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