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注塑的注塑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47748.1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88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包明刚;包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光明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62 | 分类号: | B29C45/62;B29C45/60;B29C45/63;B29C45/74;B29C45/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03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注塑 | ||
1.一种用于注塑的注塑机,包括锥双机筒(1)和两个分别穿置在锥双机筒(1)内的对应通孔中的螺杆,在所述锥双机筒(1)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11),在所述锥双机筒(1)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11)和出料口与通孔相连通,所述螺杆包括呈锥形的杆体(2)和设置在杆体(2)上的螺棱(21),任一个螺杆的螺棱(21)伸入至另一个螺杆的螺棱间隙中,伸入的螺棱(21)与对应另一个螺杆外表面之间留有挤压物料的加工间隙,所述锥双机筒(1)包括机筒一段(A)、机筒二段(B)和机筒三段(C),所述进料口(11)位于机筒一段(A)上,所述出料口位于机筒三段(C)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经密封输料管(9)与平双螺杆机筒组合结构的物料进口(71)相连通,从锥双机筒(1)的出料口输出的粗加工物料在平双螺杆机筒组合结构中第二次熔融挤压后从平双螺杆机筒组合结构的物料出口离开注塑机;
所述平双螺杆机筒组合结构包括平双机筒(7)和分别穿置在平双机筒(7)对应通孔中的两个柱形螺杆,在所述平双机筒(7)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物料进口(71),在所述平双机筒(7)的另一端设置有物料出口,所述物料进口(71)和物料出口与通孔相连通,所述柱形螺杆包括柱形杆体(8)和设置在柱形杆体(8)上的挤料螺棱(81),任一个柱形螺杆的挤料螺棱(81)伸入至另一个柱形螺杆的挤料螺棱(81)间隙中,伸入的挤料螺棱(81)与对应另一个柱形螺杆外表面之间留有挤压物料的加工间隙;所述平双机筒(7)包括平双机筒一段(AA)和平双机筒二段(BB),所述平双机筒一段(AA)和平双机筒二段(BB)经法兰连接在一起,在所述法兰与物料进口(71)之间的平双机筒一段(AA)的外壁上套置有能加热平双机筒(7)的中空热套(70),在所述中空热套(70)的顶部设置有热气进口(701),在所述中空热套(70)的底部设置有冷凝液出口(7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在靠近物料出口的平双机筒二段(BB)外壁上缠绕有能调节平双机筒(7)温度的温度调节管,所述挤料螺棱(81)包括挤料进料段(EE)、挤料熔融段(FF)和挤料出料段(GG),所述挤料出料段(GG)包括挤料出料一段(GG1)和挤料出料二段(GG2),挤料出料二段(GG2)的螺棱宽度小于挤料出料一段(GG1)的螺棱宽度,挤料出料一段(GG1)的左端以及挤料出料二段(GG2)与温度调节管所在的平双机筒(7)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管呈螺旋形,在与温度调节管对应的平双机筒(7)外壁上设置有螺旋形的调节管连接槽(7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在靠近调节管连接槽(72)的平双机筒(7)外壁上设置有机筒排气孔(73),所述机筒排气孔(73)为竖向设置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管连接槽(72)的端部与机筒排气孔(73)之间的平双机筒(7)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机筒定位凹部(75),在所述机筒定位凹部(75)的底面上分布有机筒螺纹孔(7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双机筒(7)的顶部沿轴向分布有机筒定位螺孔(77),位于调节管连接槽(72)与物料进口(71)之间的机筒定位螺孔(77)等间隔分布,位于调节管连接槽(72)上的机筒定位螺孔(77)的间距小于位于调节管连接槽(72)与物料进口(71)之间的机筒定位螺孔(77)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料进料段(EE)为双螺棱,所述挤料熔融段(FF)包括挤料熔融一段(FF1)、挤料熔融二段(FF2)和挤料熔融三段(FF3),所述挤料熔融一段(FF1)和挤料熔融二段(FF2)为双螺棱,所述挤料熔融三段(FF3)为单螺棱,所述挤料出料段(GG)为三螺棱,在所述挤料熔融二段(FF2)上设置有螺旋状的挤料回流槽(78),所述挤料回流槽(78)的螺旋方向与挤料熔融二段(FF2)的螺旋方向相反,挤料进料段(EE)至挤料熔融段(FF)螺棱间距依次减小,挤料出料段(GG)的螺棱间距大于挤料进料段(EE)的螺棱间距最大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光明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光明塑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4774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注塑的注塑机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效稳定型叉车平衡重加工抛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