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症患者临床急救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47789.0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93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郑春雷;王金柱;郑惠;石彦杰;王二玲;赵新玲;刘鹏举;刘晓刚;张宝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4;A61G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症 患者 临床 急救 辅助 装置 | ||
一种重症患者临床急救辅助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急救转运装置高度不能调节,及不便于快速将患者放置在病床上的问题;包括两个上下相对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前后两侧分别铰接有一个X形单元,上侧的支撑板上端左侧设有前后方向的滑道,滑道右侧滑动连接有床板,上侧的支撑板上设有位于床板后方的定位柱,上侧的支撑板右端转动连接有偏心凸轮,偏心凸轮的外缘面可与床板右端面接触;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急救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重症患者临床急救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急救是指当有任何意外或急病发生时,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前,利用现场适用物资临时及适当地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对于病人的抢救,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对危重病人的抢救过程,必须分秒必争,不能浪费一分一秒;
在病人推送至抢救室的途中,需要利用现场适用医疗装置临时及适当地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而对于较为严重患者,不能起身,床体不能进行高度调节,不能快速的将患者放置到病床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重症患者临床急救辅助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急救转运装置高度不能调节,及不便于快速将患者放置在病床上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上下相对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前后两侧分别铰接有一个X形单元,上侧的支撑板上端左侧设有前后方向的滑道,滑道右侧滑动连接有床板,上侧的支撑板上设有位于床板后方的定位柱,上侧的支撑板右端转动连接有偏心凸轮,偏心凸轮的外缘面可与床板右端面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螺杆、滑杆及两个摇杆的设置,方便调节上侧支撑板的高度,可将上侧的支撑板调整至与手术床平齐,方便移动患者,同时通过床板与偏心凸轮的设置,在运送患者时,限制床板的滑动,避免运送过程颠簸给患者造成伤害,在将患者移动至手术床时,解除对床板的限位,可快速平稳的将患者移动至手术床上,减少了二次伤害,给患者争取了抢救时间,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两个上下相对的支撑板1,两个支撑板1之间前后两侧分别铰接有一个X形单元,上侧的支撑板1上端左侧设有前后方向的滑道5,滑道5右侧滑动连接有床板2,上侧的支撑板1上设有位于床板2后方的定位柱3,上侧的支撑板1右端转动连接有偏心凸轮4,偏心凸轮4的外缘面可与床板2右端面接触。
所述的X形单元由两个摇杆7组成,两个摇杆7中部铰接连接,支撑板1左侧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8,转轴8与其对应侧的摇杆7转动连接,支撑板1右侧开设有前后贯通的腰型槽9,腰型槽9内设有可左右滑动的滑杆10,摇杆7自由端与其对应侧的滑杆10转动连接。
为了使滑杆10在腰型槽9内左右滑动,所述的下侧的支撑板1左侧螺纹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螺杆11,螺杆11上端同轴设有工形杆12,工形杆12与上侧的支撑板1转动连接。
为了避免在转运过程中产生振动对患者造成伤害,所述的下侧的支撑板1下端四角处均设有上下轴向的套筒13,套筒13内同轴滑动连接有倒T形杆14,倒T形杆14上套装有位于其阶梯面与下侧的支撑板1之间的减震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中心医院,未经郑州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477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