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长寿命组合式导轮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58640.2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78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吉明娟;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南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1/02 | 分类号: | B21C1/02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张祥军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汇***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寿命 组合式 导轮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长寿命组合式导轮机构,包括螺纹轮盘、通孔轮盘、转轴,所述螺纹轮盘的小端面向通孔轮盘的小端,螺纹轮盘与通孔轮盘之间通过螺钉连接,转轴分别与螺纹轮盘、通孔轮盘之间通过轴承联接,螺纹轮盘与通孔轮盘之间设有轮槽结构,轮槽的底部设有轮芯,轮芯的外环面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减小了材料成本和制造工艺难度;当发生磨损时,仅需要更换轮芯即可,无需将机构整体报废,大大减小了材料和工艺的浪费。且本实用新型组装简单,运行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拉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丝机导轮机构。
背景技术
拉丝机常用于把线状材料经过拉拔处理,缠绕到特定工件上,以形成绕圈。导轮机构是拉丝机的重要部件,为保持钢丝的行走路径顺畅,不与设备相互干涉,需要使用导轮来牵引线材,引导线材传输。钢丝行走过程中与导轮存在摩擦,所以导轮寿命有限,被磨损后就需要更换。现有的导轮大都是一体式结构,为了保证耐磨性,对材质的要求较高,加工成型后再通过局部喷焊或整体淬火的工艺增加硬度和耐磨性。使得导轮的制造成本较高,在发生磨损后又需要整体报废,导致材料、工艺浪费严重。公开号为CN10731674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引取导轮及拉丝机,该导轮包括轮体,轮体的外围两周边向外侧延伸,形成一圈V型轮槽,轮体上设有减重孔,轮体中部设有固定圈。该轮体通过轮辐结构减小了轮体的材料使用量,达到增大外径、减小转速、减小材料使用量的目的。但要将轮体加工成型需要经过复杂的机加工,磨损后同样只能整体报废,造成成本浪费,不能解决上述问题;而且轮体的整体变薄会影响刚度,在牵引钢丝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晃动,影响拉丝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长寿命组合式导轮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长寿命组合式导轮机构,包括螺纹轮盘、通孔轮盘、转轴,所述螺纹轮盘的小端面向通孔轮盘的小端,螺纹轮盘与通孔轮盘之间通过螺钉连接,转轴分别与螺纹轮盘、通孔轮盘之间通过轴承联接,螺纹轮盘与通孔轮盘之间设有轮槽,轮槽的底部设有轮芯,轮芯的外环面设有凹槽。
由于线材一般只与轮芯发生摩擦,降低了对螺纹轮盘、通孔轮盘等零件的材质要求,减小了材料成本和制造工艺难度;当发生磨损时,仅需要更换轮芯即可,无需将机构整体报废,大大减小了材料和工艺的浪费。
所述螺纹轮盘的小端设有圆柱形的凸台A,通孔轮盘的小端设有圆柱形的凸台B,凸台A、凸台B的外环面与轮芯配合,凸台A端面沿环形布置有多个螺纹孔,凸台B对应螺纹孔布置有通孔。
通过凸台A、凸台B与轮芯之间相互限位,防止转动时机构出现径向位移,增加了稳定性。
所述凸台A、凸台B的端面不接触。便于通过拧紧螺钉将轮芯夹紧,防止出现轴向窜动。
所述螺纹孔、通孔数量为4~8的偶数。便于使螺纹轮盘、通孔轮盘各方位的紧固力对称。
所述通孔轮盘的大端对应于通孔的位置设有沉孔。将螺钉头设于沉孔内,提高机构的紧凑性,避免螺钉发生碰撞意外松动。
所述螺纹轮盘与通孔轮盘的大端中部设有轴封结构。防止钢丝拉拔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或铁屑进入轴承,从而导致轴承运转卡死现象。
所述轴封结构为多排并列的沟槽。加工方便,且便于容纳颗粒状杂质。轴封结构还可以是油封环等。
所述轮芯的外环面的凹槽为弧形。以增大凹槽与线材的接触面,减小磨损。
所述轴承上设有衬套,衬套与轴承接触。通过衬套对轴承限位,防止轴向窜动。衬套与轴封结构接触,增加轴封结构的直径,提高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南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航天南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586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景观式预装式变电站
- 下一篇: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移动操作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