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冷凝器及衣物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59562.8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59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来升;范先锋;王玉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58/24 | 分类号: | D06F58/24;D06F58/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王天骐;宋宝库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衣物 处理 设备 冷凝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冷凝器及衣物处理设备。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的清除循环空气中夹带的线屑、棉絮等杂质的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腔室,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形成空气流道,空气经第一开口进入腔室、经第二开口流出腔室,腔室内在靠近第一开口的位置设置有挡尘部,挡尘部设置成能够减缓空气的流动速度并且使空气在该挡尘部处形成扰流。本实用新型的挡尘部能够减缓空气的流动速度并形成扰流,延长空气在挡尘部的停留时间,使空气中夹带的线屑、棉絮等杂质充分地湿润的腔室的内壁接触,进而沉积在挡尘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冷凝器及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以同时具备洗涤和烘干功能的洗干一体机为例,衣物在洗涤桶内被清洗完毕后烘干时,空气被加热器加热后进入到洗涤桶内,对洗涤桶内的湿润衣物进行加热干燥,干燥的热空气变成湿热空气,然后湿热空气进入到冷凝器中,湿热空气中的水蒸气被冷凝,得到的干冷空气再在循环风机的作用下回流至加热器内,被加热器加热后再次进入洗涤桶,如此往复,直至将衣物烘干。
不过,在干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线屑和棉絮,这些线屑和棉絮会随着湿热空气一起进入到冷凝器中,并会集聚、堆积在冷凝器的内表面和循环风机处,随着时间的增长,线屑和棉絮越积越多,会导致烘干效率大大降低。当线屑和棉絮将冷凝器堵死,烘干功能将无法正常进行,循环风机不起作用,可能会导致加热器处温度过高,产生危险。
现阶段清除线屑和棉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水冲洗的方式来清除冷凝器内的线屑和棉絮,但效果并不好,在冷凝器的上部和循环风机处仍会堆积大量的线屑和棉絮;另一种方式是通过设置可拆卸的过滤器来过滤掉空气中的线屑和棉絮,但这样会大大增加风道阻力,增加能耗,且需要定期清理,很不方便。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清除循环空气中夹带的线屑、棉絮等杂质的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冷凝器,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衣物处理筒,所述冷凝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腔室,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衣物处理筒相连通,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形成空气流道,空气经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腔室、经所述第二开口流出所述腔室,所述腔室内在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设置有挡尘部,所述挡尘部设置成能够减缓空气的流动速度并且使空气在该挡尘部处形成扰流。
在上述冷凝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挡尘部包括第一挡尘构件,所述第一挡尘构件设置在所述腔室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的内壁上。
在上述冷凝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挡尘构件由所述腔室的外壁向内凹陷而成。
在上述冷凝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腔室的内壁向外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的至少一部分对准所述腔室对应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
在上述冷凝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挡尘构件的侧壁与所述凹槽的槽壁平滑过渡。
在上述冷凝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挡尘部还包括第二挡尘构件,所述第二挡尘构件位于所述第一挡尘构件沿空气流动方向的下游端。
在上述冷凝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挡尘构件设置在所述腔室与所述第一开口同侧的内壁上。
在上述冷凝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挡尘构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为弧形,所述第二挡尘构件的凹面朝向所述第一开口;并且/或者所述第一挡尘构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为弧形,所述第一挡尘构件的凹面朝向所述第一开口。
在上述冷凝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挡尘构件为所述腔室的外壁向内凹陷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595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