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微波辐射的MCU复位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63381.2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4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谢辉;王伟;方献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66 | 分类号: | H05B6/6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王莹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辐射 mcu 复位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微波辐射的MCU复位电路,与电控板上MCU的复位端电连接,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容、三极管、稳压器件;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供电端电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稳压器件的一端电连接,稳压器件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供电端电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电阻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分别与三级管的集电极、MCU的复位端电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该抗微波辐射的MCU复位电路,电路简单,抗微波辐射能力强且对电控板的设置位置没有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应用于微波产品中的抗微波辐射的MCU复位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微波炉及其组合机产品,利用整机内部的磁控管,将电能转变成2450MHz微波,微波辐射到食物上,食物内的水分子产生运动摩擦升温,达到加热食物的效果。这种微波信号除了辐射到食物上外,也会有少数透过门缝、孔洞、缝隙等泄露辐射到其机体内安装的电控板上,如此电控板上的MCU容易因为受到微波辐射的影响而导致工作异常。传统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在MCU外部增加金属板屏蔽措施、针对PCB板铺铜、加大电控板和泄露位置距离等措施来减弱对电控板上MCU的微波辐射,但都效果有限。针对传统屏蔽措施的现状,设计出能够简化整体设计、提高电控板工作可靠性及其安装位置灵活性、降低产品成本的抗微波辐射电路,提高电控板上MCU的抗微波辐射能力,成为微波产品中抗微波辐射措施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电路简单,抗微波辐射能力强且对电控板的设置位置没有要求的抗微波辐射的MCU复位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微波辐射的MCU复位电路,与电控板上MCU的复位端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容、三极管、稳压器件;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供电端电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稳压器件的一端电连接,稳压器件的另一端接地;
三极管的发射极与供电端电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第二电阻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
第一电容的一端分别与三级管的集电极、MCU的复位端电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为了提高电控板的抗电源干扰能力,还包括与第一电阻并联连接的第二电容。
为了提高电控板的抗静电能力,还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三级管的发射极电连接。
可选择地,所述稳压器件为稳压二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接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
可选择地,所述稳压器件为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屏蔽或者移动电控板位置等措施改善电控板抗微波辐射能力的不可靠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抗微波辐射的MCU复位电路,即使受到微波辐射,MCU复位脚仍能维持接近于VDD的电压,不被拉低,从而避免MCU出现异常复位或异常工作。并且该抗微波辐射的MCU复位电路对电控板的设置位置没有要求,电路非常简单,成本也低,抗微波辐射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抗微波辐射的MCU复位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633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