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零配件生产用冲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63400.1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22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利龙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34 | 分类号: | B21D28/34;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呼和浩特市盛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5107 | 代理人: | 翟国建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零配件 生产 冲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汽车零配件生产用冲孔装置,属于汽车技术领域。该冲孔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支腿,所述底座上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底座上设有伺服电机,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均设有操作板,两组所述操作板上均设有冲孔槽,所述操作板与底座之间设有滑动机构,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缸,所述伺服电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冲孔头;本实用新型上料空隙时间短,可以多次连续冲孔,且具有吸尘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汽车零配件生产用冲孔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整车自主品牌与技术创新需要零部件作基础,零部件的自主创新又对整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现有的汽车零配件生产用冲孔装置,上料空隙时间长,一次只能冲孔一个零配件,无法多次连续冲孔,且不具有吸尘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汽车零配件生产用冲孔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上料空隙时间长和没有吸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汽车零配件生产用冲孔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支腿,所述底座上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底座上设有伺服电机,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均设有操作板,两组所述操作板上均设有冲孔槽,所述操作板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滑动机构;
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缸,所述伺服电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冲孔头,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若干组伸缩杆,每组所述伸缩杆上均设有夹块,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吸尘头,所述吸尘头上设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一端设有吸尘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冲孔时,将汽车零件放置到安装板上,伺服电缸通过安装板带动冲头孔和夹块向下运动,通过伸缩杆带动夹块夹住汽车零件的同时也完成了汽车零件的冲孔,冲孔完成后伺服电缸带着安装板复位,伺服电机通过转轴带动两组操作板转动调换位置后,完成进行上下料之后再次冲孔,安装板运动带动吸尘头对冲孔槽内进行吸尘,这时冲孔的同时可以通过吸尘机构完成对第一次冲孔时冲孔槽内的吸尘和清理。
较佳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圆形滑轨和滑块,所述圆形滑轨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滑块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滑块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操作板的底部,两组所述滑块均与所述圆形滑轨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伺服电机启动后,转轴转动后通过连接板带动操作板转动,两组操作板均通过滑块在圆形滑轨上圆周运动。
较佳的,所述吸尘机构包括抽风机、集尘盒和排风口,所述抽风机和所述集尘盒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集尘盒的顶部与所述波纹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抽风机的抽风端连通在所述集尘盒的顶部,所述抽风机排出风端连通有所述排风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吸尘时抽风机工作,通过吸尘口将灰尘吸到波纹管内,灰尘通过波纹管后掉落到过滤网上,干净的空气再通过抽风机从排风口排出。
较佳的,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顶部,所述滑杆的顶部设有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滑杆的设置使得安装板更加稳定,其中限位块的设置可以防止滑杆在滑动时脱落。
较佳的,所述集尘盒内设有四组安装块,四组所述安装块分别设置在所述集尘盒的四角,所述安装块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利龙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利龙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634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