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岩含水层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64714.3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3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华;曹光明;狄玉荣;姜玉敏;刘同喆;陈亮;张丽红;王秀芬;奚浩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岩 含水层 取样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岩含水层取样装置,涉及含水层取样设备领域,包括管道和取样机构,取样机构包括取样容器、驱动件,管道设有取样支架,取样容器和驱动件相对布置且均连接取样支架,取样容器开口处设有封堵件,驱动件连通管道,驱动件输出端连接封堵件,驱动件用于在管道内介质的作用下带动封堵件开启或封堵取样容器,通过管道作为下放牵引结构和动力输送结构,下放取样机构到达指定位置后,通过输入介质驱动取样容器开启进行水体取样,在取样完毕后,在驱动件恢复力作用下完成封堵,提高了含水层取样的方便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含水层取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岩含水层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申请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在基岩山区,一眼水井往往揭穿多个含水层,如同时揭穿奥陶系灰岩、寒武纪三山子组灰岩、张夏组灰岩、朱砂洞组灰岩、新元古代佟家庄组灰岩等含水层。由于径流途径、补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含水层的化学组分、水质等均有不同。在水文地质研究中,研究各含水层水化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人发现,成井后出水往往为各含水层的混合水,现有设备所采取的水质样品也是各含水层的混合水,不能够体现每个含水层的水化学特征和水质特征。现有成井和止水技术可以实现对某一特定含水层取水,若要对4-5个含水层进行研究则需施工4-5眼水井,成本较高。
另一方面,现有的取样设备采用带有自动启闭瓶盖的取样瓶,采用电驱动或连杆方式实现对取样瓶的开启和封堵,但是随着含水层深度增加,水压越来越大,电驱动的驱动力难以满足需求,而连杆方式需要布置更长的连杆结构,难以实现从井口的下放,因此,难以满足对不同深度含水层取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基岩含水层取样装置及方法,通过管道作为下放牵引结构和动力输送结构,下放取样机构到达指定含水层位置后,通过输入介质使气囊撑开,封堵含水层的上部和下部,静置一段时间,使含水层内水充分循环后,通过输入介质驱动取样容器开启进行水样采集,在取样完毕后,在驱动件恢复力作用下完成取样容器密封,实现所取水样为目标含水层水样,而非混合水,保证了样品采集的可靠性和研究的准确性。本装置可以实现一眼水井分别采取各含水层的水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岩含水层取样装置,包括管道和取样机构,取样机构包括取样容器、驱动件,管道设有取样支架,取样容器和驱动件相对布置且均连接取样支架,取样容器开口处设有封堵件,驱动件连通管道,驱动件输出端连接封堵件,驱动件用于在管道内介质的作用下带动封堵件开启或封堵取样容器。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上设有两个气囊,并分别连通管道,取样机构位于两个气囊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为环形气囊,两个气囊分别套设在管道外部且位于管道的不同轴向位置,能够沿管道径向膨胀或收缩。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一气嘴连通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取样容器开口位置设有封堵筒,封堵件外壁与封堵筒内壁贴合且滑动连接,封堵筒壁上设有连通取样容器内部的通孔,封堵件能够相对于封堵筒滑动以封堵通孔或敞开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包括壳体和滑动连接壳体的驱动板,壳体配合驱动板形成连通管道的驱动腔,驱动板一侧连接封堵件,另一侧通过位于驱动腔内的弹性件连接壳体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通过第二气嘴连通驱动腔。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通过第一挡销连接取样支架,取样容器通过第二挡销连接取样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输出端通过连接杆连接封堵件。
进一步地,管道一端开口,另一端封堵,开口端用于接入外部动力源,封堵端连接有配重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未经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647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云台平衡挂钩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前端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