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塑料快速热解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65188.2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77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于继侗;林子佳;李晓航;代春雷;司继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1/00 | 分类号: | C10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快速 反应器 | ||
废塑料快速热解反应器,包括反应釜,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的内腔设有搅拌装置,釜体的壁上设有加热装置,釜体的上部设有釜盖,釜体的底部设有物料排出口,氮气输送管从釜体的侧壁或釜盖处穿出,釜体内腔的上部与热解油气输送管的进气口相通,釜体的上部或釜盖上设有进料口,釜体内填充有熔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废塑料快速升温、充分热解,有效解决在废塑料在热解过程中因受热不均产生结焦和热解不完全问题的废塑料快速热解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热发电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废塑料快速热解反应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垃圾中废塑料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材料再生和化学回收4种方式,其中的化学回收法不仅能获得用途广泛的化工基础原料及燃料,而且污染较小,环保和经济效益明显。化学回收法包括热裂解、气化、液–气加氢等,其中废塑料热解制油是比较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常见的废塑料包括PP(聚丙烯)、PS(聚苯乙烯)、PE(聚乙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VC(聚氯乙烯)等。废塑料的完全热解产物中生物炭比例极低,主要产物是以C4~C12脂肪烃和环烃类以及C10~C22的链烷、环烷或芳烃为主的热解油,C1~C4的小分子热解气。通过调节反应速率、传热载体和传热方式可有效调节热解产热解油、热解气和生物炭的产品产率。但现有的废塑料热解都存在热解不够充分的问题,由于在废塑料在热解过程中因受热不均,会产生结焦和热解不完全,导致相当数量的塑料材料被作为废物排出,进而造成污染和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废塑料快速升温、充分热解,有效解决在废塑料在热解过程中因受热不均产生结焦和热解不完全问题的废塑料快速热解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的废塑料快速热解反应器,包括反应釜,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的内腔设有搅拌装置,釜体的壁上设有加热装置,釜体的上部设有釜盖,釜体的底部设有物料排出口,釜体的内腔与氮气输送管的出气口相通,釜体内腔的上部与热解油气输送管的进气口相通,釜体的上部或釜盖上设有进料口,釜体内填充有熔盐。
优选地,所述釜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保温层,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装置。
优选地,所述进料口处设有进料管,进料管的出料口处设有密封门,密封门通过拨簧片安装在进料管的出料口处,密封门可在拨簧片的作用下向上翻转关闭进料管的出料口,密封门可在进料管中物料的下压作用下向下翻转打开进料管的出料口。
优选地,所述进料口处设有进料管,进料管的出料口处设有密封门,密封门采用转销轴安装在进料管的出料口处,转销轴上设有扭簧,密封门可在扭簧的作用下向上翻转关闭进料管的出料口,密封门可在进料管中物料的下压作用下向下翻转打开进料管的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废塑料快速热解反应器,其釜体内采用高温熔盐作为载热体,并通过搅拌装置让熔盐与废塑料更加充分地直接接触,由于熔盐比热较大储存热量较多,配合搅拌装置,可在两者接触瞬间可实现迅速均匀传热,并可让废塑料在反应器中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可完全热解,由于熔盐会将废塑料碎片包裹,由此可以更彻底实现绝氧热解,让塑料的热解更加充分彻底,并可有效避免现有热解装置中因物料受热不均和热解不完全而产生的结焦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反应器结构相对简单且常规,加工制造成本低。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废塑料快速热解反应器具有可实现废塑料快速升温、充分热解,有效解决在废塑料在热解过程中因受热不均和热解不完全产生的结焦问题,避免残留的废塑料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废塑料快速热解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废塑料快速热解反应器上进料管和拨簧片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651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