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筒式铸铜加热圈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65481.9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05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蔡一俊;韦学勇;顾从明;屈文浪;付新花;赵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莱尔电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06 | 分类号: | H05B3/06;H05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筒式 铸铜 加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筒式铸铜加热圈,包括加热圈本体,所述加热圈本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两部分组成,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一侧转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另一侧通过卡筒卡接固定,所述卡筒的一侧转接有锁紧柱,所述上壳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电热管,所述电热管的两端对应贯穿至上壳体的外侧连接有接线盒,所述上壳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两端对应贯穿至上壳体的外侧,且电热管和水管的位置不冲突。本实用新型中,加热圈本体分为上下壳体两个部分,整体可进行简便的拆卸维护,且拆卸简便快捷,上下壳体内部均设置有水管结构,水管与电热管之间呈交替回转设置,增加自身的水冷散热能力,可以通过通水实现加热圈的快速冷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铜加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筒式铸铜加热圈。
背景技术
铸铜加热器是以管状电热元件为发热体,用优质铜村料为外壳经压铸成型的电加热器,其使用温度一般在摄氏150~450度之间,可广泛应用于型料机械,模头,电缆机械化工、橡胶、石油等设备上。铸铜加热器特点具有长寿命,保温性能好,机械性能强,耐腐蚀,抗磁场等优点,将外救热面增加保温装置,内散热面烧结红外线这样可节约用电35%。
铸铜加热器与铸铝加热器的基本结构设置为相同,一般固定式加热器结构本身无法实现简便的拆卸,后期拆卸维护不便,即使设置为分体式,拆卸不便利也会增加维护作业时间,自身的散热效果不好,即使设置相应的风道,增加的散热速率也有限,无法实现快速的冷却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直筒式铸铜加热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筒式铸铜加热圈,包括加热圈本体,所述加热圈本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两部分组成,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一侧转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另一侧通过卡筒卡接固定,所述卡筒的一侧转接有锁紧柱,所述上壳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电热管,所述电热管的两端对应贯穿至上壳体的外侧连接有接线盒,所述上壳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两端对应贯穿至上壳体的外侧,且电热管和水管的位置不冲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下对应均设置为半环形板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连接面一端固定设置有铰链,且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一侧对应通过铰链转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两接面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筒对应套置在上下两个卡板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锁紧柱对应转动贯穿连接在卡筒的侧表面中部位置,所述锁紧柱的一端对应贯穿至卡筒的内部抵制在卡板的侧表面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电热管呈S型沿上壳体的板身走向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水管呈S型沿上壳体的板身走向设置,所述水管的两端贯穿至上壳体的外侧连接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水管的位置与电热管的位置呈对应交替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下壳体的内部结构与上壳体的内部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直筒式铸铜加热圈中,加热圈本体分为上下壳体两个部分,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一侧转接,另一侧通过卡筒实现简便的卡接,整体可进行简便的拆卸维护,且拆卸简便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莱尔电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盐城莱尔电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654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天候海上信号中继站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拆卸的广告设计展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