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低频电脉冲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66236.X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84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鑫;邹懿;王茜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泸州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6000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低频 电脉冲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医用低频电脉冲治疗仪,包括靠墙壁设置的床体,所述墙壁上设有安放座,所述安放座上设有实现低频脉冲治疗的治疗仪主体;所述治疗仪主体包括放置在安放座上的主机、转接在主机上的显示控制面板、设置在主机上的输出端以及与所述输出端导线连接的若干电极片。所述安放座上还设有对若干电极片及其导线进行卡设的支架。所述床体的侧壁上还设有束线的束线筒。通过将治疗仪主体设置在墙壁上,并通过支架与束线筒对导线进行束线,节省了房屋空间,避免了线路杂多乱放引起的不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低频电脉冲治疗仪。
背景技术
医用低频电脉冲治疗仪通过皮肤,对神经以及肌肉进行电刺激,其在实验中的血液温度变化记录表明,将电极放在作为神经主干线的脊髓上,进行通电操作,可减缓交感神经的紧张状态,扩张末梢血管,增加血流量。
现有技术的低频电脉冲治疗仪通常将设备搬运至病房后放在可移动的推车上,或者床体旁边的柜子上使用,这样占用空间大,增加了病房的拥挤程度。另外低频电脉冲治疗仪设备的电极片需要贴合于人体身上,通常电极片的数量多、电极片的导线较长,在具体对使用者实施治疗时,众多电极片及其导线相互缠绕,散乱各处,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低频电脉冲治疗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低频电脉冲治疗仪,包括靠墙壁设置的床体,所述墙壁上设有安放座,所述安放座上设有实现低频脉冲治疗的治疗仪主体;所述治疗仪主体包括放置在安放座上的主机、转接在主机上的显示控制面板、设置在主机上的输出端以及与所述输出端导线连接的若干电极片。
优选的,所述安放座上还设有对若干电极片及其导线进行卡设的支架。
优选的,所述床体的侧壁上还设有束线的束线筒。
优选的,所述束线筒设置于床体的右侧,且所述束线筒可通过铰接件旋转至床体的底侧。
优选的,所述束线筒设有3个且分别位于床体的床头部、床中部和床尾部。
优选的,所述显示控制面板通过转臂设置在主机上,所述转臂包括2根首尾相连的杆体,以及连接2根所述杆体的自由停顿转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通过将治疗仪主体设置在墙壁上,节省了病房空间,通过在床体侧边设置束线筒,使得电极片及其导线可以规则的放置,避免了电极片及其导线乱窜无处安放。通过将显示控制面板设置成旋转式的可将其转动拉下来,供工作人员对仪器进行控制,并显示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床体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束线筒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床体;2、安放座;3、治疗仪主体;4、主机;5、显示控制面板;6、输出端;7、电极片;8、支架;9、束线筒;10、铰接件;11、转臂;12、杆体;13、自由停顿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泸州市人民医院,未经泸州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662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撞击能力强的抗体保温储存箱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低频脉冲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