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跟踪的光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66253.3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2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毛阗;李平;俞侃;郑健;郑建洲;章伟康;徐鉴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H02S20/3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跟踪 系统 | ||
1.一种自动跟踪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封闭透光罩;
光伏板,设置于封闭透光罩内;
驱动组件,用于支撑光伏板并驱动光伏板转动;
光伏支架,光伏支架的上部伸入封闭透光罩内与驱动组件固定;
感应器件,相对设置于封闭透光罩外两侧端,用于感应太阳方向,同时将感应信号传送至电控箱;
微调组件,设置于封闭透光罩内,通过接收电控箱信号,对光伏组件所处的平衡位置进行微调;
电控箱,通过接收感应器件传送的感应信号对驱动组件、微调组件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跟踪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器件为侧光伏板,所述的微调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光伏板转轴两侧光伏板上的磁体,以及设置于对应磁体下方的电磁铁;
侧光伏板产生的电流分别通过导线传送至电控箱,电控箱对电流方向分别进行调整,并通过缠绕在电磁铁上的导线输出,使电磁铁产生与磁体相同或相反的磁极,对磁体进行排斥或吸引,实现光伏板位置的微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跟踪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体为球形磁体,所述的电磁铁为环形电磁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跟踪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器件为侧光伏板,所述的微调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光伏板转轴两侧的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若干被导线依次缠绕的电磁铁,折叠机构一端固定于光伏板上、另一端固定于封闭透光罩上;
侧光伏板产生的电流分别通过导线传送至电控箱,电控箱对电流方向分别进行调整,并通过缠绕在电磁铁上的导线输出,使相邻电磁铁的相邻面产生相同或相反的磁极,通过相邻电磁铁的排斥或吸引,使得折叠机构伸展或折叠,实现光伏板位置的微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跟踪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组件为磁悬浮轴承电机,所述磁悬浮轴承电机的磁悬浮转子与光伏板转轴重合设置于光伏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跟踪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系统还包括集热系统,所述集热系统包括:
水箱,固定于封闭透光罩内壁上;
集热水管,沿光伏板转轴方向、均匀分布于光伏板底部;
汇流管,与各集热水管匀连通;
转接管,平行于光伏板转轴设置,一端与水箱连通、另一端与汇流管转动连接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跟踪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热水管截面为半圆形,且集热水管的平面部分贴合于光伏板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自动跟踪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闭透光罩位于光伏板转轴两侧的侧壁均向外侧倾斜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跟踪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光伏板沿封闭透光罩倾斜侧壁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向外侧倾斜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自动跟踪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闭透光罩内为真空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662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轻质陶瓷填料
- 下一篇:一种清除废桩的旋挖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