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筒状粉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67389.6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5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白晨阳;王意鹏;公鹏飞;尚庆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F29/02 | 分类号: | A01F29/02;A01F29/09;A01F29/14;A01F29/10;A01G3/00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吕静 |
地址: | 265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粉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式筒状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车架及置于移动车架上的卧式筒体,卧式筒体包括外壳体及内部容置空间,外壳体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内部容置空间具有第一破碎区、第二破碎区、中部导流区和机箱区,第一破碎区和第二破碎区之间经由中部导流区相连通;所述第一破碎区内置有第一破碎组件,所述第二破碎区内置有第二破碎组件,两破碎组件均由位于机箱区的驱动电机输出控制。本实用新型体积小,移动灵活方便,操作高效便捷,破碎效果彻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筒状粉碎装置,属于农业机械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农业领域,对于树枝或秸秆的传统处理方式主要是焚烧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严重的污染了环境,也浪费了资源;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创新,人们利用植物生产工业产品或是作为农作物的有机肥料越来越广泛,这使得原来被当做废料或仅仅当做燃料的树枝或秸秆变废为宝,有效的提高了生物资源的利用率;但是不论是树枝还是秸秆在利用时一般需要经过切片粉碎成大小不同的颗粒后才能加以利用。
目前的粉碎装置,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体积较大,对地形要求比较严格,成本高,破碎程度不理想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提到的各种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卧式筒状粉碎装置,所述卧式筒状粉碎装置具有结构设计简捷合理、体积小、操作灵活方便、破碎彻底、工作效率高的结构特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卧式筒状粉碎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移动车架及置于移动车架上的卧式筒体,所述卧式筒体包括外壳体及内部容置空间,所述外壳体分别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内部容置空间被壳板隔设形成第一破碎区、第二破碎区、中部导流区和机箱区,所述第一破碎区、第二破碎区和机箱区均为相对密闭的空间,第一破碎区和第二破碎区之间经由中部导流区相连通;
第一破碎区位于内部容置空间的上半部,其前端与外壳体的进料口衔接贯通,其后端经由中部导流区与第二破碎区的前端相连通;所述第二破碎区位于内部容置空间的下半部,其一端与中部导流区的后端相连,另一端的底部与外壳体的出料口相连通;
所述第一破碎区内置有第一破碎组件,所述第二破碎区内置有第二破碎组件,两破碎组件由位于机箱区的驱动电机输出控制。
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经由锥齿轮换向输出连接有一个纵向的传动齿轴,所述传动齿轴位于第一破碎区和第二破碎区之间,并经由第一锥齿轮组将扭矩传递至置于第一破碎区内的第一破碎组件,经由第二锥齿轮组将扭矩传递至置于第二破碎区内的第二破碎组件;
所述第一破碎组件包括第一转轴以及螺旋排布于第一转轴上的若干剪切飞轮,所述剪切飞轮采用具有一定厚度的飞轮;
在所述第一转轴的末端安装有一风扇,通过风扇能够及时将粉碎后的物料尽快的吹送至下级破碎组件内。
所述第二破碎组件包括第二转轴以及竖直排布于第二转轴上的若干刀具连接板,所述刀具连接板之间通过刀具安装轴贯穿连接,所述刀具安装轴套装有铁刀片,所述铁刀片与刀具安装轴之间为活动连接,以此可以实现第二转轴在转动过程中,铁刀片能够随之而转动,最大程度的实现破碎效果。
所述移动车架采用双叉臂式独立悬架,可以抑制车身倾侧幅度,并且可以在田间很好的运动,受地势影响较小。
本实用新型的卧式筒状粉碎装置,将外壳设计成卧式筒状,降低了设备的高度,不受地形及使用空间的限制,可以在茂密的果林下使用,同时移动车架采用双叉臂式悬架的结构来保证设备在移动时不会受田间地形和地势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的筒体内部普通配套有两级破碎装置,相较只粉碎一次的传统粉碎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树枝秸秆粉碎的更加彻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卧式筒体粉碎装置整体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未经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673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