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式电动自行车车架中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67724.2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02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骑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9/30 | 分类号: | B62K19/30;B62J11/19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刘兴耿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式 电动自行车 车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式电动自行车车架中管结构,该电动自行车的车架包括车架中管、车架横杆、车架后叉,车架横杆前端部装设车架前叉,车架中管对应车架后叉焊接后叉铰接座,车架后叉前端部与后叉铰接座铰接;车架中管的横截面呈“目”字形状,且车架中管内部成型前侧穿线孔、中间鞍管安装孔、后侧穿线孔,前侧穿线孔与中间鞍管安装孔之间设置前侧隔板,后侧穿线孔与中间鞍管安装孔之间设置后侧隔板;前侧穿线孔前侧壁为横杆焊接侧壁,车架横杆后端部焊接于横杆焊接侧壁;后侧穿线孔后侧壁为铰接座焊接侧壁,后侧铰接座焊接于铰接座焊接侧壁。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走线方便的优点,且能够有效地避免焊接渗透对鞍管安装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式电动自行车车架中管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轮毂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
其中,现有技术中存在形式各样的电动自行车产品;需指出的是,对于现有的电动自行车产品而言,其车架中管多采用圆形设计,在车架焊接过程中,车架中管的管壁需要进行焊接,而焊接会造成焊接渗透及材料受热变形,导到鞍管无法正常地插拔安装于车架中管内。
为解决上述焊接渗透导致鞍管不能正常安装的情况,一般采用下述方法,具体的:1、利用圆的螺旋铰刀进行后加工,一方面去除渗透的焊渣,另一方面起到车架中管内壁整形作用;2、部分异形或方形的中管,利用材料加厚的方式,来改进渗透和变形。对于上述第一种方式,其会增加工艺并降低效率;对于上述第二种方式,其会增加了重量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式电动自行车车架中管结构,该新式电动自行车车架中管结构设计新颖、走线方便,且能够有效地避免焊接渗透对鞍管安装的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式电动自行车车架中管结构,该电动自行车的车架包括有呈竖向布置的车架中管、呈横向布置的车架横杆、位于车架中管后端侧的车架后叉,车架横杆的前端部装设有车架前叉,车架横杆的后端部与车架中管焊接,车架中管对应车架后叉焊接有后叉铰接座,车架后叉的前端部与车架中管的后叉铰接座铰接;
车架中管的横截面呈“目”字形状,且车架中管的内部成型有分别上下完全贯穿的前侧穿线孔、中间鞍管安装孔、后侧穿线孔,前侧穿线孔与中间鞍管安装孔之间设置有前侧隔板,后侧穿线孔与中间鞍管安装孔之间设置有后侧隔板;
前侧穿线孔的前侧壁为横杆焊接侧壁,车架横杆的后端部焊接于横杆焊接侧壁;后侧穿线孔的后侧壁为铰接座焊接侧壁,后侧铰接座焊接于铰接座焊接侧壁。
其中,所述车架中管为型材。
其中,所述车架中管为铝合金型材。
其中,所述后叉铰接座包括有上端铰接座、位于上端铰接座下端侧的下端铰接座,上端铰接座、下端铰接座分别焊接于所述车架中管的铰接座焊接侧壁,所述车架后叉的前端部通过枢轴铰装于下端铰接座;
车架后叉与车架中管之间装设有减震器,减震器的上端部通过枢轴与上端铰接座铰接,减震器的下端部通过枢轴与车架后叉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骑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骑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677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式电动自行车鞍管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插拔式方形鞍管电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