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切换装置和电动气泵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68264.5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28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雄;王淮添;周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达实业(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5/04 | 分类号: | F04B35/04;F04B37/10;F04B39/00;F16H57/02 |
代理公司: | 厦门福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5 | 代理人: | 陈远洋 |
地址: | 36102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切换 装置 电动 气泵 | ||
公开了一种旋转切换装置,包括第一传动部、第二传动部、马达、驱动装置、减速装置和固定部,马达套设于固定部内,减速装置的输入端与马达的一端连接,输出端与第一传动部啮合,第二传动部与固定部的内圈啮合,第一传动部可切换地设置于减速装置与固定部之间,驱动装置与第一传动部连接以使得第一传动部能够与第二传动部或固定部的内圈中一任一个啮合。还公开了一种电动气泵,固定部设置于泵体的内部,上盖、马达、泵腔和气道切换部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并可旋转地穿过固定部设置于泵体的内部,风叶设置于泵腔的内部并与马达的另一端连接。该气泵可以利用马达的动力同时实现充放气和旋转切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产品领域,并且特别涉及一种旋转切换装置和电动气泵。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充气产品,充气产品在充满气的状态下因体积膨胀可以实现其应有的功能,在放完气的状态下可便于折叠收藏或外出携带。与充气产品配套的充放气装置包括打气筒、电动泵以及内置的气泵,单独的打气筒、电动气泵都是人工进行充放气外置使用的,费时费力,携带不便,操作麻烦,逐步被内置的气泵所取代。
现有电动气泵一般存在以下几种控制方式:利用开关控制气泵开启,气道切换需要手动进行相应的切换动作,例如旋转腔体结构,该方式在使用时较为麻烦,需要使用者分别手动控制气泵和气道切换,容易出现气道切换不到位的情况,影响充气效果;还存在一些将开关与气道切换合并的气泵,通过旋转气道切换触发气泵开关,该结构较为复杂,使用中同样容易出现气道切换不到位的情况,同时触发开关的结构较为隐蔽,不方便维修。另外还有些气泵,额外配置第二驱动源为旋转切换提供动力,该方式下的气泵需要额外配置旋转切换的动力源,增加了装置的故障发生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额外增设的旋转切换动力源容易存在电路或者机械故障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旋转切换装置和电动气泵,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旋转切换装置,包括第一传动部、第二传动部、马达、驱动装置、减速装置和固定部,马达套设于固定部内,减速装置的输入端与马达的一端连接,输出端与第一传动部啮合,第二传动部与固定部的内圈啮合,第一传动部可切换地设置于减速装置与固定部之间,驱动装置与第一传动部连接以使得第一传动部能够与第二传动部或固定部的内圈中一任一个啮合。利用马达作为驱动源并利用减速装置将高速的马达旋转减速为低速的切换旋转,通过驱动装置切换传动方向以实现不同方向的旋转。
优选的,马达的一端设置有齿轮,减速装置的输入端与齿轮啮合。齿轮传动的方式更加稳定可靠。
优选的,固定部的内圈设置有内齿圈,并与第二传动部的外齿轮啮合。利用第二传动部与内圈的内啮合方式能够实现不同方向的旋转。
进一步优选的,第一传动部包括上齿轮和下齿轮,上齿轮与减速装置的输出端啮合,下齿轮可切换地与第二传动部的外齿轮或固定部的内齿圈啮合。凭借第一传动部的切换可以获得相对内圈正转或反转的传动方式。
进一步优选的,第一传动部的切换方式包括纵向位移切换,第二传动部设置有延伸至固定部之外的连接部,第一传动部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沿纵向位移以使得下齿轮在第二传动部的连接部和固定部的内齿圈之间切换。
进一步优选的,第一传动部的切换方式包括水平面位移切换,上齿轮沿减速装置输出端啮合方向旋转以使得下齿轮在第二传动部的外齿轮和固定部的内齿圈之间切换。纵向和水平面位移两种切换方式可以便于进行不同的结构设计,满足不同结构的空间布局需求和切换控制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动气泵,包括上述的旋转切换装置,还包括泵体、上盖、风叶、泵腔和气道切换部,固定部固定设置于泵体的内部,上盖、马达、泵腔和气道切换部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并可旋转地穿过固定部设置于泵体的内部,风叶设置于泵腔的内部并与马达的另一端连接。利用马达作为风叶旋转和气道切换部整体旋转的动力源,无需额外配置气道切换部的旋转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达实业(厦门)有限公司,未经明达实业(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682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防喷淋头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冷却塔防止往外溅水处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