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接触保持力片式插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69911.4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92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涛;张志德;李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泰奇亿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1 | 分类号: | H01R13/11;H01R1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保持 力片式 插孔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高接触保持力片式插孔结构,包括叠合设置的外连接片和内连接片、设于外连接片和内连接片同侧位置上多个并列间隔设置的导电片、设于各导电片外端的接触部、分别与外连接片和内连接片铆压固定的保护片、设于各保护片同侧位置上若干与导电片对应贴合的弹片;所述导电片的前端设有第一弧形部,导电片与接触部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弧形部,所述弹片的端部延伸至第二弧形部位置且设有与其仿形贴合的翘曲部,外连接片背离导电片的一端设有翻折限位内连接片端面的延伸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具有高接触保持力的片式插孔结构,结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接触保持力片式插孔结构。
背景技术
相比于圆形插针插孔类接触件,片式接触件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所以片式接触件连接器更能满足电动汽车对大电流连接器的需求。现有的片式接触件插孔结构形式单一,多为单边单片接触,接触触点的接触保持力低,弹性保持力差,在有限的安装尺寸下,通流能力不足且温升偏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高接触保持力片式插孔结构,从而实现具有高接触保持力的片式插孔结构,结构稳定。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高接触保持力片式插孔结构,包括叠合设置的外连接片和内连接片、设于外连接片和内连接片同侧位置上多个并列间隔设置的导电片、设于各导电片外端的接触部、分别与外连接片和内连接片铆压固定的保护片、设于各保护片同侧位置上若干与导电片对应贴合的弹片;所述导电片的前端设有第一弧形部,导电片与接触部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弧形部,所述弹片的端部延伸至第二弧形部位置且设有与其仿形贴合的翘曲部,外连接片背离导电片的一端设有翻折限位内连接片端面的延伸部。
具体的,所述弹片的厚度由连接保护片位置向翘曲部逐渐递减。
具体的,所述导电片与接触部为一体“S”型折弯结构。
具体的,所述保护片的两侧分别与外连接片或内连接片的两侧齐平设置。
具体的,所述外连接片和内连接片均为L型结构,内连接片沿外连接片的L型结构贴合。
具体的,所述外连接片和内连接片的同侧边分别设有相对应齐平的限位板。
具体的,所述内连接片的两侧设有凹槽,外连接片的两侧设有抱紧凹槽的翻边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高接触保持力片式插孔结构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通过设置在外连接片和内连接片的同侧边设置延伸部,保证并排设置的导电片位置准确,能实现快速定位,有利于铆压固定;通过在外连接板和内连接板侧设置保护片,使得弹片与导电片仿形贴合,翘曲部与接触部的前端连接稳定,有效提高导电片的接触保持力,避免常规插拔导致的弹性保持力差问题,保证导电片的各触点对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外连接片、11翻边部、2内连接片、21凹槽、3导电片、31接触部、32第一弧形部、33第二弧形部、4保护片、41弹片、42翘曲部、5限位板、6延伸部、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泰奇亿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泰奇亿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699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以熔炼超纯金属的真空感应炉
- 下一篇:一种靶材箱清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