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的低温化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73154.8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6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纳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M10/0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能量 密度 三元 锂电池 低温 化成 设备 | ||
1.一种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的低温化成设备,包括传输机构(100)、抽气机构(200)、注模机构(300)、冷冻机(400)以及封口机构(5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100)包括传输机构本体,所述抽气机构(200)包括支撑杆(210),所述注模机构(300)包括注模机构本体以及支撑柱(330),所述冷冻机(400)包括冷冻机本体、固定管(430)以及冷冻管圈(440),所述封口机构(500)包括承载柱(510),两个所述支撑杆(210)下表面均与传输机构本体上表面焊接,若干所述支撑柱(330)一端均与传输机构本体上表面焊接,所述冷冻机本体安装于注模机构本体上表面,若干所述固定管(430)一端均与注模机构本体侧表面焊接,所述冷冻管圈(440)安装于注模机构本体侧表面,两个所述承载柱(510)一端均与传输机构本体上表面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的低温化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100)还包括传输电机(110)、第一传输辊(120)、第二传输辊(130)、第一固定杆(140)、第二固定杆(150)以及传输带(160),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140)下表面以及两个第二固定杆(150)下表面均与传输机构本体上表面焊接,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140)上表面分别与传输电机(110)侧表面以及第一传输辊(120)一端焊接,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杆(150)上表面分别与第二传输辊(130)两端焊接,所述传输电机(110)一端设有转动轴,所述第一传输辊(120)另一端与转动轴旋转配合,所述传输带(160)一端与第一传输辊(120)旋转配合,所述传输带(160)另一端与第二传输辊(130)旋转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的低温化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机构(200)还包括抽气机构本体、真空泵(220)、出气管(230)以及抽气口(240),两个所述支撑杆(210)上表面均与抽气机构本体下表面焊接,所述真空泵(220)安装于抽气机构本体上表面,若干所述抽气口(240)一端均与抽气机构本体下表面连接,所述出气管(230)一端与真空泵(220)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的低温化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模机构(300)还包括添加管(310)、温度计(320)、注模管(340)、流通管(350)以及注模口(360),所述注模机构本体上表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添加管(310)一端与第一通孔连接,所述温度计(320)安装于注模机构本体上表面,若干所述支撑柱(330)另一端均与注模机构本体下表面焊接,所述注模机构本体下表面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注模管(340)一端与第二通孔连接,所述注模管(340)另一端与流通管(350)侧表面连接,若干所述注模口(360)一端均与流通管(350)侧表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的低温化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机(400)还包括制冷管(410)以及回流管(420),所述制冷管(410)一端以及回流管(420)一端均与冷冻机本体上表面连接,所述制冷管(410)另一端以及回流管(420)另一端均与冷冻管圈(440)侧表面连接,若干所述固定管(430)另一端均与冷冻管圈(440)侧表面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的低温化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机构(500)还包括封口机构本体、封口电机(520)、第一旋转管(530)、连接轴(540)、第二旋转管(550)、固定块(560)、连接板(570)以及贴模口(580),两个所述承载柱(510)另一端均与封口机构本体下表面焊接,所述封口电机(520)一端与封口机构本体一侧表面焊接,所述封口电机(520)另一端设有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管(530)一端与旋转轴旋转配合,所述第一旋转管(530)另一端与连接轴(540)一端侧表面焊接,所述连接轴(540)另一端设有第一圆孔,两个所述固定块(560)两侧表面分别设有两个第二圆孔,所述第二旋转管(550)与第一圆孔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管(550)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圆孔旋转配合,两个所述固定块(560)下表面均与连接板(570)上表面焊接,若干所述贴模口(580)一端均与连接板(570)下表面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纳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纳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7315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