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扭力臂类工件的去毛刺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76449.0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57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伟;华刚;李湘江;蔡伟;曹荣青;孔元;张文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B23Q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扭力 工件 毛刺 刀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扭力臂类工件的去毛刺刀具,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所述用于扭力臂类工件的去毛刺刀具包括第一刀杆、第二刀杆和刀片,第一刀杆设置在机床主轴上;刀片设置在第二刀杆上,第二刀杆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刀杆上;第一刀杆能选择性地以正向或反向连接在机床主轴上,以使刀片正向或反向连接在机床主轴上;第一刀杆正向连接在机床主轴上时,刀片用于加工扭力臂类工件的一个端面;第一刀杆反向连接在机床主轴上时,刀片用于加工扭力臂类工件的另一个端面。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扭力臂类工件的去毛刺刀具,一次性装夹扭力臂类工件,调节第二刀杆和刀片相对第一刀杆的安装方向,以加工扭力臂类工件的不同端面,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扭力臂类工件的去毛刺刀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扭力臂零件的制造过程中,现有的加工、制造方法在不同工序中都会产生毛刺。毛刺的生成与工件材料、结构形状、产品设计、加工制造方法、生产组织等诸多因素有关。扭力臂零件毛刺的存在影响了扭力臂零件和齿轮箱整机产品的质量和精度,有可能导致零件的后续加工、检测、装配等方面的各种弊病和副作用。现有扭力臂类零件加工面与非加工面去毛刺方式仍采用人工作业的方式,其自动化程度低,去毛刺的质量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扭力臂类工件的去毛刺刀具,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扭力臂类工件的去毛刺刀具,包括:
第一刀杆,设置在机床主轴上;
第二刀杆和刀片,刀片设置在第二刀杆上,第二刀杆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刀杆上;
第一刀杆能选择性地以正向或反向连接在机床主轴上,以使刀片正向或反向连接在机床主轴上;第一刀杆正向连接在机床主轴上时,刀片用于加工扭力臂类工件的一个端面;第一刀杆反向连接在机床主轴上时,刀片用于加工扭力臂类工件的另一个端面。
可选地,第一刀杆上开设有圆形槽,第二刀杆上设置有圆形轴,圆形轴安装在圆形槽内,圆形槽的槽壁上开设有安装孔,去毛刺刀具还包括第一紧固件,第一紧固件穿过安装孔并能锁紧圆形轴在圆形槽内。
可选地,去毛刺刀具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刀杆上的浮动件,刀片包括连接杆部和与连接杆部连接的切削部,连接杆部设置在浮动件上,使切削部浮动安装在第二刀杆上。
可选地,浮动件,呈杆状,浮动件设置在第二刀杆上;
连接杆部,连接在浮动件上以形成杠杆结构的支点,切削部切削扭力臂类工件时,切削部能沿支点浮动,浮动件能沿杆状的长度方向调节与连接杆部的重合长度以调节切削部的浮动尺寸范围。
可选地,去毛刺刀具还包括一个第二紧固件,
第二刀杆,其开设有凹槽,凹槽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连接孔;
浮动件和连接杆部,设置在凹槽内,浮动件与凹槽间隙配合;
第二紧固件,穿过连接孔,并依次锁紧连接杆部和浮动件在凹槽内。
可选地,连接杆部设置有开槽,第二紧固件与开槽配合连接。
可选地,浮动件为L型杆,L型杆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水平部设置在凹槽内,竖直部设置在凹槽外。
可选地,切削部用于切削工件的加工面与非加工面之间的棱边时,加工面与非加工面之间呈夹角设置,切削部呈倾角设置,倾角的角度不大于夹角的角度。
可选地,机床主轴上开设有矩形槽,第一刀杆安装在矩形槽内。
可选地,第二刀杆和浮动件均由65Mn、60Si2Mn或50CrV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764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设计用图纸固定展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排烟天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