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的双动全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76606.8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10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尚亚光;纪瑞龙;王冬晨;杨长桂;钱勇;马长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博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34 | 分类号: | A61F2/34;A61F2/36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李昌霖 |
地址: | 201403 上海市奉贤区汇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双动全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的双动全髋结构,涉及人工髋关节结构领域,包括依次配合使用的髋臼杯、锥形套、内衬、股骨头;所述内衬外表面为球形面设置,所述锥形套内表面为球窝状面设置,所述髋臼杯与锥形套固定连接设置,所述锥形套与内衬活动连接设置,所述内衬与股骨头活动连接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原有髋关节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锥形套结构,提高了髋关节假体的活动自由度,降低了髋关节植入体的损伤概率,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另外,锥形套的使用提供了更多的组配型式,加工工艺简单,表面处理也更容易实现,能够满足特殊病例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髋关节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的双动全髋结构。
背景技术
关节活动度是影响术后患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行业常用的髋关节配合方式为髋臼杯配合内衬,内衬和股骨头配合,所述髋关节与股骨柄配合构成髋关节假体,该组合方式具有加工方便、开发周期短的优点,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髋关节假体植入人体后,在股骨颈与髋臼边缘之间形成的角度区间活动,股骨的活动范围有限,使髋臼脱位的风险增加,不利于骨长入,容易导致松动,并且容易损伤植入关节导致手术失败需二次取出。
此外,行业中还有一种髋关节为双动全髋关节假体,由髋臼杯、内衬、股骨头、股骨柄组成,其中髋臼杯和内衬为一对摩擦副、内衬和股骨头为一对摩擦副,能够扩大股骨柄的运动范围,但是此髋臼杯的内表面要求粗糙度很低,需要达到镜面效果,加工工艺复杂,并且表面处理的难度也较大,规格型号也较为固定,对于某些特殊病例并不适合。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的双动全髋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髋关节假体的活动自由度较差,股骨的活动范围有限,使髋臼脱位的风险增加,不利于骨长入,容易导致松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的双动全髋结构,包括依次配合使用的髋臼杯、锥形套、内衬、股骨头;所述内衬外表面为球形面设置,所述锥形套内表面为球窝状面设置,所述髋臼杯与锥形套固定连接设置,所述锥形套与内衬活动连接设置,所述内衬与股骨头活动连接设置。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髋臼杯与锥形套为锥度自锁设置。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锥形套锥角度数为5°42′,所述髋臼杯的锥角度数为5°43′。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衬为半圆环设置。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锥形套内表面的球窝状面设置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为一层TiNbN涂层。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的双动全髋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原有髋关节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锥形套结构,提高了髋关节假体的活动自由度,降低了髋关节植入体的损伤概率,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另外,降低了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的难度,增加了组配型式,能够满足特殊病例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组合式的双动全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锥形套的锥角标示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髋臼杯的锥角标示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内衬在锥形套中、股骨头在内衬中的转动示意图。
1-髋臼杯;2-锥形套;3-内衬;4-股骨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博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博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766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拿取的铜带运输用放置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PE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