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牵引辅助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76800.6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73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君;张晶晶;李慧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天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45 | 分类号: | A61F5/045;A61G7/0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赵岷 |
地址: | 30021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牵引 辅助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牵引辅助固定装置,包括底杆、顶杆和前杆,所述底杆的左端面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垂直于底杆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前杆,所述底杆的右侧安装有固定抱箍,所述前杆顶端设有呈前后设置的套筒,所述套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底端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导轮,所述横杆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距离传感器,所述横杆的顶端面固定连接有控制主机,本实用新型中,可对体位垫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并在患儿足部靠近距离传感器时发出警报,及时提醒护士调整患儿的体位,维持有效的牵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牵引辅助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股骨干骨折是股骨转子下至髁上之间发生的骨干骨折。占全部儿童骨折与骺损伤的2%,占所有下肢骨折的10.6%。股骨是人体中最长的管状骨。股骨干为三组肌肉所包围,由于大腿的肌肉发达,骨折后多有错位和重叠,骨折远端常有内收移位的倾向,而已对位的骨折,常有向外弓的倾向。
对于非手术治疗的股骨干骨折,临床多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的保守治疗方法。在此之前往往需要使用4~6周的牵引,包括皮牵引和骨牵引。牵引既有复位作用又有固定作用,在骨科应用广泛,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X线所示骨折移位情况调整肢体位置、牵引重量,防止牵引不够或牵引过度。
对于持续牵引的患儿,患肢应置于相应长度的体位垫上,体位垫的前端具有一定的弧度,维持患儿膝关节的微屈状态,避免关节过伸。由于受牵引沙袋(或牵引坨)重量(一般为体重的1/10~1/7)的影响,随着牵引时间的延长,患儿身体会渐渐向床尾滑动,导致体位垫或患儿足部接触床位栏杆,进而影响牵引的效果,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牵引辅助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牵引辅助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牵引辅助固定装置,包括底杆、顶杆和前杆,所述底杆的左端面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垂直于底杆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前杆,所述底杆的右侧安装有固定抱箍,所述前杆顶端设有呈前后设置的套筒,所述套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底端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导轮,所述横杆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距离传感器,所述横杆的顶端面固定连接有控制主机。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内杆,且内杆的另一端与前杆固定连接,且内杆与前杆呈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杆的外侧螺旋连接有固定螺钉。
优选的,所述底杆的正上方设有顶杆,且顶杆和底杆之间均匀的设有竖杆,且竖杆的顶端与顶杆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底端与底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抱箍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底杆的右端面开设有滑槽,且滑块通过滑槽与底杆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底端套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底端与前杆固定连接,所述套杆的外侧套接有复位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可对体位垫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并在患儿足部靠近距离传感器时发出警报,及时提醒护士调整患儿的体位,维持有效的牵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杆、2-顶杆、3-前杆、4-连接杆、5-内杆、6-固定螺钉、7-竖杆、8-固定抱箍、9-滑块、10-套筒、11-套杆、12-复位弹簧、13-横杆、14-支架、15-导轮、16-距离传感器、17-控制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天津医院,未经天津市天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768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筒式彩色印刷机
- 下一篇:一种具备抗震性能的陶瓷砖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