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近滑坡路堤抗滑-控沉式加固单元以及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79912.7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37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肖世国;齐远;罗强;王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2D17/20;E02D29/02;E02D5/22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辜桂芳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坡 路堤 控沉式 加固 单元 以及 结构 | ||
1.近滑坡路堤抗滑-控沉式加固单元,其特征在于:加固单元包括:
抗滑基桩组件,包括沿线路走向间隔排列的抗滑基桩(100),所述抗滑基桩(100)位于滑坡体(700)前缘且穿过潜在滑面(800)后嵌入滑床(900)内部;
控沉基桩组件,包括在每个抗滑基桩(100)所在的路堤(600)横断面方向上间隔分布的控沉基桩(200);
框架梁(300),所述框架梁(300)邻近滑坡的一侧的节点下端与所述抗滑基桩(100)顶部固定连接,其余节点下端与所述控沉基桩(200)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框架梁(300)的上方为路堤(600);
受荷桩组件,包括沿线路走向间隔排列的受荷桩(400),所述框架梁(300)邻近滑坡的一侧的节点上端与所述受荷桩(400)底部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滑坡路堤抗滑-控沉式加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基桩(100)、框架梁(300)和受荷桩(400)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控沉基桩(200)采用钢筋混凝土桩、素混凝土桩、CFG桩、碎石桩中的任意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滑坡路堤抗滑-控沉式加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基桩(100)的横截面为矩形或圆形;所述受荷桩(400)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控沉基桩(200)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滑坡路堤抗滑-控沉式加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基桩(100)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受荷桩(400)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控沉基桩(200)的横截面为圆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滑坡路堤抗滑-控沉式加固单元,其特征在于:沿线路走向,框架梁(300)的长度为15~20m;沿线路走向,框架梁(300)的节点间距为5~6m;沿路堤(600)横断面方向,框架梁(300)的节点间距为3~5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滑坡路堤抗滑-控沉式加固单元,其特征在于:控沉基桩组件还包括设于相邻节点之间的控沉基桩(20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滑坡路堤抗滑-控沉式加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单元还包括设于受荷桩组件的靠近路堤(600)的一侧的挡土板组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近滑坡路堤抗滑-控沉式加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板组件包括设于相邻两个受荷桩(400)之间的挡土板(500),每个挡土板(500)具有由下至上依次放置的多块挡土板单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滑坡路堤抗滑-控沉式加固单元,其特征在于:当仅需要在框架梁(300)一侧设置抗滑基桩组件和受荷桩组件时,路堤(600)的另一侧采用放坡填筑。
10.近滑坡路堤抗滑-控沉式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分布的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加固单元。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近滑坡路堤抗滑-控沉式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加固单元的间距为5~1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7991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织开衫生产用纺织线收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三明治式装配外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