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线端子以及电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80552.2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13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安;王周石;卢科军;顾斌斌;李书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赵云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 端子 以及 电气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其螺钉设置在接线座上且与紧固件驱动配合,旋拧螺钉驱动紧固件摆动,将插置在紧固件和接线座之间的外接导线压紧;所述接线座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两端分别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折弯相连的压线侧壁,外接导线被压紧在紧固件和压线侧壁之间;所述第二侧壁包括错位相连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与第一侧壁的间距小于第二板与第一侧壁的间距,外接导线位于第二板和第一侧壁之间;所述接线端子,其接线简便且规格体积小;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所述接线端子的电气设备,接线简便,且有利于节约电气设备内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线端子以及一种包括所述接线端子的电气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接线端子,一般通过拧紧/拧松接线螺钉,以压紧/释放外接导线,一则接线的可靠性不高;二来在有限的空间内,现有接线端子不能用于接入较大规格(直径较大)的导线;第三,现有接线端子的接线座采用矩形框结构,占用较多安装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其接线简便且规格体积小;还提供一种包括所述接线端子的电气设备,接线简便,且有利于节约电气设备内部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线端子,其包括螺钉1、接线座2和紧固件3,螺钉1设置在接线座2上且与紧固件3驱动配合,旋拧螺钉1驱动紧固件3摆动,将插置在紧固件3和接线座2之间的外接导线压紧;所述接线座2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侧壁22和第二侧壁23,以及两端分别与第一侧壁22和第二侧壁23折弯相连的压线侧壁21,外接导线被压紧在紧固件3和压线侧壁21 之间;所述第二侧壁23包括错位相连的第一板230和第二板231,第一板 230与第一侧壁22的间距小于第二板231与第一侧壁22的间距,外接导线位于第二板231和第一侧壁22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二侧壁23还包括位于第一板230和第二板231连接处的折弯部232;所述紧固件3包括设置在其一侧的紧固件限位缘32;所述紧固件3到达其摆动行程的一端时,紧固件限位缘32与折弯部232限位配合。
优选的,所述紧固件3包括紧固件主体30,紧固件限位缘32设置在紧固件主体30的一侧,紧固件限位缘32和紧固件主体30的整体厚度,与第二板231和第一侧壁22的间距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紧固件3包括紧固件轴33,接线座2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侧壁22和第二侧壁23上的两个轴槽,紧固件轴33的两端转动设置在两个轴槽内。
优选的,所述紧固件3包括紧固件主体30、紧固件限位缘32和紧固件轴33,紧固件主体30为三棱柱形结构,紧固件轴33设置在紧固件主体30 的三棱柱结构的一条侧棱处,紧固件限位缘32设置在紧固件主体30一侧;所述紧固件主体30包括受动侧面300和压线侧面301,受动侧面300和压线侧面301一端分别与紧固件轴33相连,螺钉1与受动侧面300驱动配合,驱动紧固件3摆动。
优选的,所述紧固件主体30还包括紧固件减重槽304。
优选的,所述紧固件限位缘32由压线侧面301向紧固件主体30一侧突出而成。
优选的,所述压线侧面301上设有多个锯齿形凸筋。
一种电气设备,其包括至少一组所述的接线端子,每组所述接线端子均包括两个并排间隔设置的接线端子,其中一个为第一接线端子T1,另一个为第二接线端子T2,第一接线端子T1的第一板230、第二板231分别与第二接线端子T2的第二板231、第一板230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线端子T1和第二接线端子T2之间设有隔板6,隔板6的形状与第二侧壁23的形状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805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