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曝气接触氧化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80937.9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71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邹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朗乾环境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陈付玉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曝气 接触 氧化 污水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的内曝气接触氧化污水处理系统,属于污水过滤装置的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的产品过滤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该系统包括相连通的预过滤设备(1)和反应池(2),所述反应池(2)内安装有曝气管(21)和中空纤维疏水膜(22),所述曝气管(21)安装在所述反应池(2)底部且与外部输氧设备(5)连通;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22)一端开口且周向设有微孔,开口端与所述曝气管(21)密封连接,其中:所述预过滤设备(1)能够对污水进行过滤并输送至所述反应池(2);所述曝气管(21)曝气时,氧气能够进入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22)并通过所述微孔排出。本实用新型用以完善过滤装置的过滤功能,满足人们对污水处理效率高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曝气接触氧化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是在池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与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存在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通过硝化反应脱氮,生物膜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在有氧的条件下,有机物由微生物氧化分解,废水得到净化。
本案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1.现有技术过滤系统中的反应池,曝气管释放氧气后,氧气泡由于过快流向液体表面,微生物与氧气接触时间短,溶氧效率低,能耗大;液相朝向生物膜方向依次形成好氧层、缺氧层和厌氧层,BOD-生化需氧量、NH3-N-氨氮含量指标和DO-空气中分子态的氧溶解在水中的数值浓度由液相向生物膜的扩散过程中而浓度逐渐降低,这种情况对于硝化是不利的。提高曝气的氧气用量,需要足够的DO能够穿透进入生物膜内部才能发挥内部生物膜的作用,这种情况对生物膜外层的异养菌反硝化又是不利的,致使污水处理效率大大降低,而且提高污水处理成本。
2.厌氧层靠近生物膜时,反应池内生长的生物膜附着度低,生物膜易脱落。
3.未能有效利用污水中的碳源,反硝化时需外加碳源,提高污水的处理成本。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曝气接触氧化污水处理系统,解决现有技术的产品污水处理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案提供一种内曝气接触氧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相连通的预过滤设备和反应池,所述反应池内安装有曝气管和中空纤维疏水膜,所述曝气管安装在所述反应池底部且与外部输氧设备连通;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一端开口且周向设有微孔,开口端与所述曝气管密封连接,其中:所述预过滤设备能够对污水进行过滤并输送至所述反应池;所述曝气管曝气时,氧气能够进入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并通过所述微孔排出。紧邻中空纤维疏水膜位置的污水中,氧气含量加大,微生物更容易聚集和生长,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而且,溶氧效率高,氧气利用效率高,能耗低。
本案技术方案生物膜的形成与传统生物膜刚好相反,由液相向生物膜方向分别形成:厌氧层、缺氧层及好氧层,BOD、NH3-N在生物膜内的浓度变化与DO在生物膜内的变化情况正好相反,BOD和NH3-N的浓度随着由液相向生物膜的扩散过程中而浓度逐渐降低,而DO从靠近膜的方向向着液相的方向逐渐降低。微生物在生物膜上由于氧气充足且有足够接触时间,能够大量繁殖和生存,反硝化过程大大提高,脱氮效率得以提升,而且,反硝化过程靠近底物浓度梯度最高的液相,可直接利用底物碳源进行反硝化,稍加或无需外加碳源,这解决了传统污水生物处理中碳源不足的问题。底物,能和特异的酶结合的物质,当酶结合其特异底物时,在适当条件下,就会被催化转变为其它物质。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的方案中,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一端开口结构设置,另一端封闭结构设置,该结构设置延长氧气在污水排出时间,氧气能够与微生物接触更充分,同时,提高污水中氧气含量,靠近生物膜液相的好氧层中氧气更充分,利于微生物繁殖和生长,从而促进反硝化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朗乾环境科学研究有限公司,未经甘肃朗乾环境科学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809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器扩充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减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