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纤维板成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80956.1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14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雷;段永彬;程佳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70/46 | 分类号: | B29C70/46;B29C70/54;B29C33/04;B29L7/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祁静 |
地址: | 05009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成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板成型设备,属于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包括下模、上模、加热器、搅拌结构、动力机构以及压力机,上模位于下模的上方,且与下模拼接形成模具;上模和下模上分别设有储油腔和注油孔;加热器设于储油腔内;搅拌结构设于储油腔内,用于搅拌储油腔内的油;动力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上模和下模上,用于驱动上模和下模内的搅拌结构转动;压力机与上模固定连接,用于驱动上模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纤维板成型设备,借助加热器对储油腔内的油脂进行加热,并使用搅拌结构对油液进行搅拌,其储油腔内的油液均匀升温,进而使上模和下模均匀升温,确保上模和下模所产出的碳纤维板质量得以保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碳纤维板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它是由片状石墨微晶等有机纤维沿纤维轴向方向堆砌而成,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碳纤维“外柔内刚”,质量比金属铝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并且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在国防军工和民用方面都是重要材料。
目前,在生产碳纤维板时,由于模具的加热不均匀,导致生产的碳纤维板质量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板成型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模具的加热不均匀,导致碳纤维板质量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碳纤维板成型设备,包括:
下模;
上模,位于所述下模的上方,且与所述下模拼接形成模具;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上分别设有储油腔和注油孔;
加热器,设于所述储油腔内;
搅拌结构,设于所述储油腔内,用于搅拌所述储油腔内的油;
动力机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上,用于驱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内的搅拌结构转动;
压力机,与所述上模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上模移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搅拌结构包括:
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储油腔的底面或顶面上;所述转动轴上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动力机构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
桨叶,数量为多个,固设于所述转动轴的外圆面上。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碳纤维板成型设备还包括:
底座;所述下模设于所述底座上;
立柱,设于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下模的一侧;所述压力机与所述立柱连接,并位于所述上模的上方。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上模的上端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压力机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柱的外圆面上设有限位齿,所述立柱上设有位于所述限位齿一侧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滑动连接用于卡进所述限位齿内的卡接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立柱靠近所述连接柱的一侧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柱滑动配合的导向管;所述安装块设于所述横梁上。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立柱上设有与所述压力机连接的升降机构。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升降机构为液压机。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上均设有用于监测所述储油腔内油温的温度传感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加热器为电热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809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硬箱
- 下一篇:一种微型半耳环长脖拉簧夹具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