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PIN针自动上料与插入PCB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86982.5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88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于贵伟;干恩;黄春雷;张云龙;马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凌创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H05K1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智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5 | 代理人: | 王利斌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in 自动 插入 pcb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PIN针自动上料与插入PCB的装置,包括机架、振动上料机构、取料压料机构、旋转工位、下压机构和取放料机械手,所述机架上水平固定安装有台板,所述振动上料机构、取料压料机构、旋转工位设置在台板上,且取料压料机构设置在振动上料模块、旋转工位之间,所述旋转工位设置有转盘,所述取料压料机构包括横向取料机构和竖向压PIN工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机架、振动上料机构、取料压料机构、旋转工位、下压机构和取放料机械手实现双PIN针自动插装到PCB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机构同时动作,相互配合,减少了双PIN针插装到PCB内一个工作循环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组装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自动化装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双PIN针自动上料与插入PCB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PCB压PIN针组装工艺中,通常采用人工将PIN针插入到PCB的孔位中或者采用机械手将PIN针插入到PCB的孔位中,而在PCB压PIN针组装工艺要求PIN和PCB两个的位置精度较高,人工将PIN针插入到PCB的孔位中这种投料方式稳定性不高且动作缓慢,容易出现因位置度偏差导致组装的产品不合格甚至报废,采用精度一般的机械手将PIN针插入到PCB的孔位中这种投料方式精确度不够,高精度的机械手使用成本过高,不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因此需要一种生产成本低廉、精确度高、动作快速的双PIN针自动上料与插入PCB的装置来满足所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双PIN针自动上料与插入PCB的装置,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PIN针自动上料与插入PCB的装置,包括机架、振动上料机构、取料压料机构、旋转工位、下压机构和取放料机械手,所述机架上水平固定安装有台板,所述振动上料机构、取料压料机构、旋转工位设置在台板上,且取料压料机构设置在振动上料模块、旋转工位之间,所述旋转工位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等圆心角设置有多个工位托盘,所述下压机构设置在所述转盘上方,所述取放料机械手靠近转盘设置在台板上,所述振动上料机构包括振动盘,所述取料压料机构包括横向取料机构和竖向压PIN工位。
优选的,所述振动上料机构包括振动盘和双PIN针输送通道,所述振动盘固定安装在台板上,所述双PIN针输送通道固定安装在所述振动盘的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取料压料机构包括横向取料机构、竖向压PIN工位和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气缸、底板、固定板、导轨滑块机构和第一安装座,所述底板水平固定安装在台板上,所述固定板垂直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所述顶升气缸垂直固定安装在所述台板底部,且顶升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贯穿台板和底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固定板上固定安装垂直与底板上板面的导轨滑块机构,所述导轨滑块机构上活动安装有两组滑块,下方的第一滑块与第一安装座的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竖向压PIN工位包括压PIN气缸、第二安装座和PIN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与导轨滑块机构上方的第二滑块固定连接,且与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压PIN气缸垂直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上,且压PIN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贯穿第二安装座垂直固定连接在PIN安装座底部。
优选的,所述PIN安装座上还设置有第一光电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横向取料机构包括滑台气缸、取料块和滑台气缸安装板,所述滑台气缸安装板水平设置在底板上方,且与底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侧板,所述滑台气缸固定安装在滑台气缸安装板上,且滑台气缸的运动方向沿X轴垂直于固定板,所述取料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台气缸上,所述滑台气缸上设置有PIN针安装孔位,且与安装座上的PIN针安装孔位仿形。
优选的,所述取料块上还设置有第二光电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旋转工位包括包括转盘和回转分割器,所述回转分割器固定安装在台板上,所述转盘固定连接在所述回转分割器的转轴上,所述回转分割器中心的定轴上还固定连接有圆盘,回转分割器一次转动的角度等于两个相邻工位托盘之间的圆心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凌创电子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凌创电子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869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气内污染物检测环境箱
- 下一篇:一种橡木桶抽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