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型止血绷带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87157.7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9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许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安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0 | 分类号: | A61F13/00;A61B17/13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王山 |
地址: | 237005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型 止血 绷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型止血绷带,包括止血绷带和控制器,止血绷带内设有放置空腔,放置空腔内设有第一控制气囊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止血绷带外表面设有止血按压囊,止血按压囊内设有第二控制气囊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止血绷带与控制器通过连接导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感应器、气囊和控制气泵之间的配合,使止血带可以分别感应带体和止血点的压力,通过控制气泵对两气囊分别进行充放气,使止血带达到自动调节,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可以具有更好的止血效果,便于推广使用。进一步,为了便于操作并提高消毒效果,在止血按压囊表面上设有接触片,接触片上设有纱布层和药液层用于与穿刺点进行接触并进行消毒,提高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型止血绷带。
背景技术
动静脉内瘘是肢体邻近动静脉血管通过手术吻合起来建立的血管通路,经过这个通路动脉血传流至静脉,静脉由于血流量增多、压力增高、静脉扩张形成动脉化血管,透析时直接穿刺,能获得足够的血流量。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前提,慢性肾衰竭患者常采用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患者借此行维持血液透析以维持生命,故血管通路又称为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命线。内瘘使用和护理不当会引起许多并发症如穿刺部位的出血和血肿、感染、吻合口血栓形成等,从而缩短内瘘的使用寿命,影响患者的透析治疗而其中因穿刺点的压迫止血不当所引起的穿刺部位的出血和血肿尤为常见。
动静脉内瘘目前在临床中采用按压止血的方式进行止血。常用的手段为在止血绷带内侧垫上医用纱布,对患者进行手动缠绕进行压迫止血。此种治疗手段对整体压力的控制难以把握,无法针对穿刺点进行局部的按压止血,只能通过调整止血绷带整体压力的手段增加对穿刺点施加的压力。造成使用中局部压力无法进行适应性调整,不利于止血,也使患者感觉到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智能型止血绷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智能型止血绷带,包括止血绷带和控制器,所述止血绷带内设有放置空腔,所述放置空腔内设有第一控制气囊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止血绷带外表面设有止血按压囊,所述止血按压囊内设有第二控制气囊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止血绷带与所述控制器通过连接导管相连接,所述控制器包括壳体、显示屏、控制按钮、处理器、第一控制气泵和第二控制气泵,所述壳体外侧设有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控制按钮,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所述处理器、所述第一控制气泵和所述第二控制气泵,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显示屏、所述控制按钮、所述第一控制气泵和所述第二控制气泵通过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气泵和所述第二控制气泵通过气路连接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气囊和所述第二控制气囊相连接,以实现控制气囊的膨胀度。
所述止血绷带外表面设有隔离层。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放置空腔长度中央的位置上。
所述第一控制气泵和所述第二控制气泵均为抽打型气泵,以实现控制所述第一控制气囊和所述第二控制气囊的膨胀收缩。
所述止血绷带外表面上设有第一粘贴片和第二粘贴片,所述第一粘贴片和所述第二粘贴片相互对应匹配连接,以实现对应粘合。
所述第一粘贴片和所述第二粘贴片为对应的子母魔术贴片。
所述止血按压囊设置在所述止血绷带的端部。
所述止血按压囊表面上设有第一粘贴层,所述第一粘贴层上可拆卸设有接触片。
所述接触片包括第二粘贴层、纱布层和药液层,所述第二粘贴层、所述纱布层和所述药液层由下而上依次连接设置。
所述第二粘贴层和所述第一粘贴层相匹配,互为子母魔术贴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安市人民医院,未经六安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871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桩余浆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阴道深度测量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