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绕主旋翼弦向旋转的副旋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88062.7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56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国士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32 | 分类号: | B64C27/32;B64C27/08;B64C27/10;B64D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绕主旋翼弦 旋转 副旋翼 装置 | ||
1.一种绕主旋翼弦向旋转的副旋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臂(100),所述连接臂(100)端部与飞行器本体固定;
转轴(200),所述转轴(200)一端插入所述连接臂(100)另一端内,且通过动力机构驱动相对所述连接臂(100)另一端旋转;
以及转动副组件,所述转轴(200)另一端与所述转动副组件配合传递动力,所述转动副组件末端连接有旋翼组件(400),且使所述旋翼组件(400)绕飞行器主旋翼弦向方向转动;
其中所述旋翼组件(400)包括旋翼(401),所述旋翼(401)包括基础翼(4011)和固定于所述基础翼(4011)后部的翼尖(4012),所述翼尖(4012)与所述基础翼(4011)安装角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主旋翼弦向旋转的副旋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翼(4011)通过连接件连接于转动副组件末端,所述翼尖(4012)相对所述连接件的安装角度为0°-10°,且所述翼尖(4012)为非对称翼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绕主旋翼弦向旋转的副旋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副组件为两组相对所述转轴(200)并列布置的同步轮同步带机构(300),每一组同步轮同步带机构(300)均包括带轮一(301)、同步带(302)、带轮二(303);所述带轮一(301)套接固定于所述转轴(200)上,所述带轮二(303)套接固定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同步带(302)连接于所述带轮一(301)和所述带轮二(303)之间传递动力;其中所述带轮一(301)和所述带轮二(303)传动比为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绕主旋翼弦向旋转的副旋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一(301)、所述带轮二(303)上均具有齿形结构,所述同步带(302)为齿形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绕主旋翼弦向旋转的副旋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副组件为两组相对所述转轴(200)并列布置的链轮链条机构(500),每一组链轮链条机构(500)均包括链轮一(501)、链条(502)、链轮二(503);所述链轮一(501)套接固定于所述转轴(200)上,所述链轮二(503)套接固定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链条(502)连接于所述链轮一(501)和所述链轮二(503)之间传递动力;其中,所述链轮一(501)和所述链轮二(503)的传动比为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绕主旋翼弦向旋转的副旋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00)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伞形齿(201),所述转动副组件为相对所述第一伞形齿(201)两侧布置两组伞齿转轴机构(600),每一组所述伞齿转轴机构(600)均包括:第二伞形齿(601)、连接轴(602)、第三伞形齿(603)及第四伞形齿(604);所述第二伞形齿(601)与所述第一伞形齿(201)啮合传动,所述连接轴(602)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伞形齿(601)和所述第三伞形齿(603)传递动力,所述第四伞形齿(604)固定于所述连接件上,且与所述第三伞形齿啮合传动;其中,所述第一伞形齿(201)、所述第二伞形齿(601)、所述第三伞形齿(603)和所述第四伞形齿(604)的传动比均为1。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绕主旋翼弦向旋转的副旋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100)为杆状,其一端沿竖直方向固定于所述飞行器本体上,所述旋翼组件(400)为两组,对称布置于所述连接臂(100)另一端两侧,通过所述转轴(200)和所述转动副组件使所述旋翼组件(400)绕飞行器主旋翼弦向方向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绕主旋翼弦向旋转的副旋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100)为杆状,其一端沿水平方向固定于所述飞行器本体上,所述旋翼组件(400)为两组,对称布置于所述连接臂(100)另一端的两侧,通过所述转轴(200)和所述转动副组件使所述旋翼组件(400)绕飞行器主旋翼弦向方向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国士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国士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8806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英产品全自动热熔对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色母粒生产用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