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控温阀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89427.8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3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田忠卿;田发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忠卿 |
主分类号: | F16K11/065 | 分类号: | F16K11/065;F16K27/04;F16K31/04;F16K37/00;G08C17/02;G10L1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李林合 |
地址: | 810003 青海省西宁市***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阀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控温阀门,包括:水温控制系统和机械阀门;所述水温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机械阀门;本发明通过步进电机驱动模块控制阀芯的移动,使得冷热水按比例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的冷热水,且本发明通过触摸按键模块、红外遥控模块或语音识别模块改变目标温度,实现智能的调节水温;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恒温阀门”或传统手动机械阀门,内部结构单一,缺乏智能控温的装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控温阀门。
背景技术
我国是人口大国,无论工厂、洗浴中心、宾馆、家庭,洗澡人人不可缺少,近年来,市场上的“恒温阀门”,内部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不高,若有不慎碰撞阀门,出水口水温忽高忽低;不能因冷、热水的水压及水温变化,精确、快速调节出水温度;在入水口冷水或热水中断时,不能自动断水,存在安全隐患;不能声控及触控,操作不方便。影响舒适度和洗浴安全性,造成水资源浪费。因此,因人们的需求,设计智能、精确、安全控温出水阀门十分必要。保证本系统能够在入水口温度、水压有变化的情况下,仍可按照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进行正常工作,并具有统计用水量、洗浴时间和水温异常报警、水温异常自动断水等功能。
智能洗澡车水温控制,其中核心设计是电子式恒温阀门、步进电机等,是通过放置在出水口处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出水温度,传感器将采集到的信息反馈MCU(Microprogrammed Control Unite)后,MCU发出指令控制步进电机转动,使步进电机转动带动阀门体内部的阀门芯旋转一定的角度,进而帯动调节恒温混水阀门的阀门芯来改变冷热水比例来达到改变出水温度,最终达到出水温度恒定的功能。只要步进电机控制恒温混水阀门的阀门芯转动到相应的位置就可实现恒温出水的控制。但智能洗澡车水温控制,整体设计体积大,笨拙,适合于医院、养老院等,不适用于普通家庭,不便于推广普及。
目前,手动机械式恒温阀调整温度不够精细,温度变化很大,忽高忽低,人体舒适度差,浪费水,不能语音控制停水与温度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控温阀门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恒温阀门”或传统手动机械阀门,内部结构单一,缺乏智能控温的装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控温阀门,包括:水温控制系统和机械阀门;所述水温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机械阀门;
所述机械阀门包括:冷水进口管道、热水进口管道、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阀芯、第二阀芯、混水腔、电磁阀和出水口;
所述冷水进口管道的一端与混水腔一端的管壁固定连接;所述热水进口管道的一端与混水腔另一端的管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置于混水腔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阀芯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阀芯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阀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水温控制系统中的步进电机驱动模块固定连接;所述出水口与混水腔的管壁固定连接,用于导出混合后的水流;所述电磁阀与出水口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的结构均为方形管状体,所述方形管状体的两端均设有十字型金属支架;同一所述方形管状体内部设有轴心,所述轴心用于将同一方形管状体两端的十字型金属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轴心将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水温控制系统包括:12V电源模块、5V电源模块、第一3.3V电源模块、第二3.3V电源模块、控制器、串口通讯模块、流量传感器模块、触摸按键模块、红外遥控模块、语音识别模块、液晶显示模块、报警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步进电机驱动模块和电磁阀控制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忠卿,未经田忠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894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