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曲线型开槽泄水锥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90674.X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98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门羿;冯建军;吴广宽;李晨昊;朱国俊;罗兴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B11/04 | 分类号: | F03B1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刘娜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曲线 开槽 泄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曲线型开槽泄水锥,包括中空的双曲线型筒体,双曲线型筒体从上至下依次分为渐缩锥形段、直筒段和渐扩锥形段,渐缩锥形段安装在水轮机转轮上冠下面,直筒段外壁沿周向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呈螺旋状,螺纹槽的旋向与水轮机主轴的旋转方向相反;渐扩锥形段底端沿周向开设有多个Y型槽。采用双曲线型泄水锥有利于水流进入泄水锥,从而更好的补充到涡带中心的真空区域,更好的增加了泄水锥内部压力,并且使水流流速在孔径最小处流速最大,有效的弱化了泄水锥空化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曲线型开槽泄水锥。
背景技术
水力发电在当下阶段尤为重要,提升水电站运行效率及水轮机运行稳定性的要求变得尤为突出,在影响水轮机内部稳定运行的众多因素中,水力因素最为突出,包括旋转部件与静止部件之间的动静干涉,空化叶道涡以及空化尾水管涡带等。
在混流式水轮机中,尾水管涡带诱发的压力脉动是造成震动及噪声的最主要来源,特别是复杂的尾水管涡带现象。目前已经有众多研究对尾水管涡带进行优化,并提出诸多减小或消除尾水管涡带的措施,因此,降低尾水管中压力脉动已成为当下流体机械工作者的主要关注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曲线型开槽泄水锥,采用双曲线型泄水锥有利于水流进入泄水锥,增加了泄水锥内部压力,弱化了泄水锥空化现象。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曲线型开槽泄水锥,包括中空的双曲线型筒体,双曲线型筒体从上至下依次分为渐缩锥形段、直筒段和渐扩锥形段,渐缩锥形段安装在水轮机转轮上冠下面,直筒段外壁沿周向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呈螺旋状,螺纹槽的旋向与水轮机主轴的旋转方向相反;渐扩锥形段底端沿周向开设有多个Y型槽。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渐缩锥形段的高度与渐缩锥形段顶部内径D相等;直筒段的高度为渐缩锥形段顶部内径D的1/4;渐扩锥形段的高度为渐缩锥形段顶部内径D的1/2。
渐扩锥形段底部内径C为渐缩锥形段顶部内径D的1/5。
螺纹槽的螺距为渐扩锥形段底部内径C的1/5,螺纹槽的宽度为渐扩锥形段底部内径C的1/10,螺纹槽的截面为圆弧形。
Y型槽设置有8个;Y型槽开口端的角度为45°,Y型槽的总长度为渐扩锥形段底部内径C的1/2,Y型槽的竖直段长度为渐扩锥形段底部内径C的2/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采用双曲线型泄水锥有利于水流进入泄水锥,从而更好的补充到涡带中心的真空区域,更好的增加了泄水锥内部压力,并且使水流流速在孔径最小处流速最大,有效的弱化了泄水锥空化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曲线型开槽泄水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曲线型开槽泄水锥中阻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曲线型开槽泄水锥中Y型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Y型槽,2.渐缩锥形段,3.直筒段,4.渐扩锥形段,5.螺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906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