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低温液氢球罐的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91439.4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0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魏蔚;任改红;苏红艳;严岩;倪中华;陈晓晶;陈甲楠;俞伟;唐健;王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张家港氢云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8 | 分类号: | F17C13/08;F17C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虹霞;黄春松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杨舍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低温 液氢 支撑 结构 | ||
1.双层低温液氢球罐的支撑结构,包括:带空腔的球状的外容器和带空腔的球状的内容器,内容器悬空于外容器的空腔中,且内容器外壁与外容器内壁之间形成真空夹层,在内容器和外容器上设置有若干组用以共同支撑内容器和外容器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支撑结构的具体结构为:在内容器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壁耳,竖向设置的上支撑管顶部通过上部绝缘结构固定安装于壁耳上;在上支撑管的正下方的外容器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连接孔,竖向设置的下支撑管顶部从连接孔底部穿过连接孔后通过中部绝缘结构固定连接于上支撑管底部,在中部绝缘结构与连接孔之间的下支撑管上套设有连接支撑管,在连接支撑管底部固定设置有与外容器的内壁轮廓匹配的内壁托板,连接支撑管底部通过内壁托板固定连接于外容器的内壁上,外支撑管从下支撑管底部套入下支撑管上,且外支撑管内壁与下支撑管外壁之间形成中空夹层,在外支撑管顶部固定设置有与外容器的外壁轮廓匹配的外壁托板,外支撑管顶部通过外壁托板固定连接于外容器的外壁上;在外支撑管底部固定设置有底部支撑座,下支撑管底部通过底部绝缘结构固定于外支撑管内壁上,且下支撑管底部不与底部支撑座直接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低温液氢球罐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上支撑管为由第一上支撑管和套于第一上支撑管上的第二上支撑管构成的双管结构;下支撑管为由第一下支撑管和套于第一下支撑管上的第二下支撑管构成的双管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低温液氢球罐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上支撑管的热传导能力低于第二上支撑管的热传导能力,第一上支撑管的强度低于第二上支撑管的强度;第一下支撑管的热传导能力低于第二下支撑管的热传导能力,第一下支撑管的强度低于第二下支撑管的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层低温液氢球罐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绝缘结构的具体结构为:在壁耳上开设有竖向安装孔,竖向安装孔位于连接孔的正上方;在上支撑管顶部固定设置有上支撑座,在上支撑座中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螺纹通孔,螺栓从螺纹通孔底部旋入后依次穿过下绝缘垫片、垫片、竖向安装孔、垫片组后与螺母旋紧;在螺栓与垫片组之间套设有使螺栓与垫片组不直接接触的上绝缘垫片,竖向安装孔孔径及垫片孔径均大于螺栓的外直径,从而使螺栓与竖向安装孔孔壁及垫片孔壁均不直接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低温液氢球罐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上支撑座底部向下延伸形成与螺纹通孔同轴线的圆筒状安装座,第一上支撑管固定于圆筒状安装座底部,第二上支撑管固定套于圆筒状安装座上;在圆筒状安装座底部固定设置有防止螺栓掉入第一上支撑管内的螺栓挡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双层低温液氢球罐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部绝缘结构的具体结构为:在上支撑管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中部支撑座,第一中部支撑座顶部伸入支撑于上支撑管底部内壁上;在裸露于上支撑管外的第一中部支撑座上包裹有第一绝缘层,在下支撑管及连接支撑管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中部支撑座,在第二中部支撑座顶部向内开设有容纳带第一绝缘层的第一中部支撑座的凹槽,带第一绝缘层的第一中部支撑座卡嵌于凹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低温液氢球罐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下支撑管内壁与第二中部支撑座底部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支撑用加强筋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双层低温液氢球罐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绝缘结构的具体结构为:在下支撑管底部固定设置有下支撑座,下支撑座顶部伸入支撑于下支撑管底部内壁上,在位于下支撑管外的下支撑座上包裹有第二绝缘层,带第二绝缘层的下支撑座固定支撑于外支撑管内壁上及底部支撑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双层低温液氢球罐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内容器和外容器上设置有八组用以共同支撑内容器和外容器的支撑结构,各支撑结构相对于内容器的竖向中心轴线呈旋转对称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层低温液氢球罐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穿过壁耳中心的水平面与穿过内容器中心的水平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张家港氢云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张家港氢云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9143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有源插接式JP柜
- 下一篇:具有减振性能的移动存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