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列管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91645.5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50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宏斌;俞翔;潘满均;陈梓昊;赵泽辉;陈坚;潘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力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22;F28F9/24;F28F21/08;F28F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管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列管式换热器,换热壳体的换热仓内平行排列且上下交叉设置若干折流挡板,使经过换热仓内的流体呈固定周期的波浪形流动路径,换热列管束装入换热壳体的换热仓内,两端管壁与对应的法兰的通孔固定连接,换热壳体两侧均设封头,需热交换的流体从进入接管流入流体进腔后分流进入换热列管束,并送入流体收纳仓内从流体送出接管输出,热交换的介质从换热流体进入接管进入换热仓内波浪形流动,流动过程中与换热列管束内的需热交换的流体进行热交换,使需热交换的流体温度变化,热交换的介质温度同步变化后从换热流体送出接管输出并处理后循环回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热交换方式直接,适合工厂制冷设备的冷媒降温热交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列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制冷设备和制冷装置制冷压缩机的生产企业,对完工的成品均需进行制冷测试合格后出具质量检测合格单才能包装后入成品仓库,企业常规的批量测试的检测模块为规模式,有统一进入的冷媒入口和应用后的冷媒回流口,批量测试中,被测试的压缩机均接入测试单元的各冷媒接入口和冷媒输出口,低温冷媒从测试单元的总管进入各被测试的压缩机内,开机运行进行制冷性能测试,测试结束后,压缩机内的冷媒回流入测试单元内的回流管输出,便于待处理后重复应用,测试时需应用的冷媒储存在外部的储存仓内,但是,测试压缩机的冷媒温度需要保持在设定的低温,测试应用过的冷媒温度升高,往往需要冷却降温到设定温度后才能进入冷媒储存仓内,常用的降温方式一般为两种:一种是把升温的冷媒自然冷却;另一种是把升温的冷媒采用涡流热模式换热器进行换热降温,但均存在换热时间长,冷媒循环回用的效率低,周期长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列管式换热器,换热壳体的换热仓内平行排列且上下交叉设置若干折流挡板,使经过换热仓内的流体呈固定周期的波浪形流动路径,换热列管束装入换热壳体的换热仓内,两端管壁与对应的法兰的通孔固定连接,换热壳体两侧均设封头,需热交换的流体从进入接管流入流体进腔后分流进入换热列管束,并送入流体收纳仓内从流体送出接管输出,热交换的介质从换热流体进入接管进入换热仓内波浪形流动,流动过程中与换热列管束内的需热交换的流体进行热交换,使需热交换的流体温度变化,热交换的介质温度同步变化后从换热流体送出接管输出并处理后循环回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热交换方式直接,适合工厂制冷设备的冷媒降温热交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列管式换热器,包含换热壳体,所述换热壳体的换热仓内平行排列且上下交叉设置若干折流挡板,每件折流挡板的一端与换热壳体的内壁均留有空隙,使经过换热仓内的流体的流道呈固定周期的波浪形;
换热列管束装入换热壳体的换热仓内,换热列管束的每根换热管穿过折流挡板的预留通孔不干涉,且折流挡板把安装在换热仓内的换热列管束2间断性区域分割;
法兰分别安装在换热壳体的两端连接并把换热仓闭合,连接时,换热列管束的每根换热管的两端均装入对应法兰的对应位置的通孔中固定连接;
封头一设流体送出接管与流体收纳仓连通,封头一与换热壳体一端的法兰安装连接,封头二设流体进入接管与流体进腔连通,封头二与换热壳体另一端的法兰安装连接,流体送出接管的出口朝向与流体进入接管的进口朝向相反;
所述换热壳体的一侧设换热流体进入接管与换热仓连通,换热壳体的另一侧设换热流体送出接管与与换热仓连通,所述换热流体进入接管与流体进入接管位置相邻设置且进口朝向相同,所述换热流体送出接管与流体送出接管位置相邻设置且进口朝向相同;
所述流体进入接管、流体进腔、换热列管束、流体收纳仓和流体送出接管5构成连通的液体介质的流道;
所述换热流体进入接管、换热仓和换热流体送出接管构成连通的液体介质的流道。
进一步设置,所述封头一、封头二与对应的法兰间安装密封垫圈后用螺丝螺母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力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力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916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道路施工的灌砂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用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