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打孔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91808.X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73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高文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文凤 |
主分类号: | E21B7/04 | 分类号: | E21B7/04;E21B15/04;E21B3/02;E21B1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子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32 | 代理人: | 徐思波 |
地址: | 2666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工程 打孔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打孔定位装置,涉及固定建筑物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横板,横板中空设置,横板水平设置,横板内侧壁靠近地面一侧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齿轮,齿轮一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置于横板外侧且与横板固定连接,齿轮啮合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与横板滑动连接,齿轮远离第一齿条啮合有与第一齿条平行设置的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与横板滑动连接,齿轮相邻第一齿条一侧啮合有第三齿条,第三齿条与横板滑动连接,且第三齿条滑动方向垂直于第一齿条滑动方向,齿轮远离第三齿条一侧啮合有与第三齿条平行设置的第四齿条,第四齿条与横板滑动连接,第四齿条远离第一齿条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建筑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打孔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地基多采用钻孔机打孔,打孔时,由于地基存在不平的现象,电钻上的钻头经常带歪,无法在地基定位处打孔,导致地基上的孔出现打偏现象,影响后续的使用。
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钻孔机无法有效固定,影响打孔及后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打孔定位装置,通过设置齿轮与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三齿条及第四齿条,利用齿轮与齿条啮合的特点对钻孔机进行固定,其具有有效固定钻孔机及增加钻孔稳定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打孔定位装置,包括横板,所述横板中空设置,所述横板水平设置,所述横板内侧壁靠近地面一侧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齿轮,所述齿轮一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置于所述横板外侧且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所述齿轮啮合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横板滑动连接,所述齿轮远离所述第一齿条啮合有与所述第一齿条平行设置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横板滑动连接,所述齿轮相邻所述第一齿条一侧啮合有第三齿条,所述第三齿条与所述横板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三齿条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齿条滑动方向,所述齿轮远离所述第三齿条一侧啮合有与第三齿条平行设置的第四齿条,所述第四齿条与所述横板滑动连接,所述第四齿条远离第一齿条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架,所述辅助架、所述第一齿条、所述第二齿条及所述第三齿条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所述横板靠近所述夹持板一侧设有竖直设置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为贯穿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轮与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三齿条及第四齿条的设计,利用齿轮与齿条啮合的特点对钻孔机进行固定,其具有有效固定钻孔机及增加钻孔稳定性的优点;夹持板的设计便于对钻孔机进行固定,保障钻孔机在钻孔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横板靠近地面设有升降机构与辅助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辅助机构远离所述横板一侧均设有底座,且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辅助机构之间设有同步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机构与辅助机构的设计便于带动横板上升或下降,保障钻孔机能够正常钻孔;同步机构的设计便于将升降机构与辅助机构之间进行同步连接,使两者之间同步升降,避免横板发生倾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双头螺柱,所述第一双头螺柱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双头螺柱贯穿所述底座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一双头螺柱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底座一侧均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均与所述横板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文凤,未经高文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918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铃薯全粉干燥设备
- 下一篇:一种6kV级增安型无火花电机绕组绝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