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航空混合润滑油配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91865.8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76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桂伟;赵年华;刘恩余;袁晓伟;蔡路;崔斐;叶巍;丰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伟 |
主分类号: | B01F9/04 | 分类号: | B01F9/04;B01F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顾艳哲 |
地址: | 21414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航空 混合 润滑油 配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航空混合润滑油配制器,包括支撑框架及倾斜设于所述支撑框架上的混合容器,所述支撑框架底部设有若干万向轮;所述混合容器为圆筒形,其上、下两端中间轴向分别设置上支撑杆及下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及下支撑杆均通过轴承单元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上支撑杆连接驱动机构;所述混合容器设有进料口、排气口及出料口,所述混合容器内壁设置有对混合润滑油进行搅拌的刀片,所述混合容器在所述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进行转动,对混合容器内的混合润滑油进行混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移动灵活、占地面积小、搅拌混合不产生金属碎屑与颗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料机械混合搅拌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航空混合润滑油配制器。
背景技术
当前,部分飞机发动机仍采用多种品类航空润滑油混合后的油料。不同种类的航空润滑油混合作业带来巨大的工作量,单纯依靠人力倒桶、搅拌、灌装则效率低、工时长。对于常见的现有润滑油调制混合机器,基本采取了泵送油料进罐以及使用桨叶轴向搅拌混合的方式,这类机器普遍存在着占地面积大、场地要求高,尤其是搅拌混合易产生金属碎屑与颗粒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移动式航空混合润滑油配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移动式航空混合润滑油配制器,包括支撑框架及倾斜设于所述支撑框架上的混合容器,所述支撑框架底部设有若干万向轮;
所述混合容器为圆筒形,其上、下两端中间轴向分别设置上支撑杆及下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及下支撑杆均通过轴承单元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上支撑杆连接驱动机构,所述上支撑杆及下支撑杆均与所述混合容器固定连接;
所述混合容器设有进料口、排气口及出料口,所述混合容器内壁设置有对混合润滑油进行搅拌的刀片,所述混合容器在所述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进行转动,对混合容器内的混合润滑油进行混合。
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混合容器底面两端轴承带动桶体自转,产生离心力,并在内壁焊接刀片以侧向剪切流体促进油料搅拌混合。本配制器在油品配制中,采用驱动机构驱动混合容器自转,混合容器内壁焊接有刀片,提供流体的侧向剪切力自动完成流体混合,能够避免因摩擦产生金属碎屑和颗粒,对航空润滑油的质量造成危害,有利于加工出高质量的航空混合润滑油。机器采用万向轮作为支撑框架下端的承重受力点,便于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框架上还设有两排对所述混合容器进行支撑的滚轮组,所述滚轮组设于所述混合容器的下部,与所述混合容器的下边缘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框架为钢制支撑方形框架,包括支撑柱及中间连接梁,所述轴承单元安装在前、后支撑柱上,所述滚轮组安装在所述中间连接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单元包括轴承座以及安装在所述轴承座内的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容器为不锈钢圆柱形油桶。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为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输出端通过万向接头与所述上支撑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刀片为弯叶式刀片。
进一步地,所述弯叶式刀片设有三组,交错焊接于所述混合容器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容器与水平面倾斜的夹角为30-45°。
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撑杆及下支撑杆均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混合容器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定位万向轮作为底部支撑件,可人力推行至不同场所配制混合航空润滑油,便于移动位置,不需要占用过大场地,对场地要求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伟,未经桂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918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病毒空气调节气体过滤装置
- 下一篇:水电站发电机检修组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