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热铆接模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91906.3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94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李云仕;白垣胜;肖学军;谢石彬;刘朝明;陆鹏程;张波;龙刚;胥杰龙;李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18 | 分类号: | B29C65/18;B29C65/78 |
代理公司: | 成都巾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0 | 代理人: | 邢伟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铆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热铆接模头,它包括铆接头本体(1),所述铆接头本体(1)的顶表面上开设有盲孔(2),盲孔(2)内嵌装有加热棒(3),所述铆接头本体(1)的底表面上固设有柱台(4),柱台(4)的底表面上开设有球形槽(5),球形槽(5)的底表面上固设有加热柱(6),所述加热柱(6)延伸于球形槽(5)的外部,且加热柱(6)垂向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提高热铆质量、提高热铆强度、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板与金属板铆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塑料热铆接模头。
背景技术
金属板与塑料板的热铆接工艺是:先在金属板13上冲压出一个通槽10,随后将带有塑料柱9的塑料板8水平放置于工作台上,其中塑料板8的结构如图1~2所示,然后将金属板13的通槽10套设于塑料柱9上,且将金属板13与塑料板8贴合,以实现工装固定,最后采用平面热铆接头的压头11压在塑料柱9的顶端头如图3所示,当平面热铆接头受热后,热量传递给压头11,压头11使塑料柱9的顶端头熔化,同时在压力下,压头11将塑料柱9的顶端头热铆成板状铆接头12,进而实现了塑料板8与金属板13的固定,从而加工出产品,产品的结构如图4所示。然而,当压头11热压在塑料柱9的顶端头后,由于压头11底表面为平面状,导致塑料柱9顶端头的熔化后塑料变形形状和变形范围根本无法控制,进而导致形成的板状铆接头12的外形不规整,即不同产品上的板状铆接头12形状各不相同,导致产品形状不一致,降低了热铆质量。此外,由于板状铆接头12的厚度较薄,因此很容易从金属板13的顶表面上脱落,存在热铆强度低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提高热铆质量、提高热铆强度、操作简单的塑料热铆接模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塑料热铆接模头,它包括铆接头本体,所述铆接头本体的顶表面上开设有盲孔,盲孔内嵌装有加热棒,所述铆接头本体的底表面上固设有柱台,柱台的底表面上开设有球形槽,球形槽的底表面上固设有加热柱,所述加热柱延伸于球形槽的外部,且加热柱垂向设置。
所述加热柱、柱台和铆接头本体同轴设置。
所述铆接头本体的外径大于柱台的外径。
所述加热柱的底表面上设置有倒圆角。
所述铆接头本体、柱台和加热柱均为铜件。
所述铆接头本体内设置有热电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提高热铆质量、提高热铆强度、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 为塑料板与塑料柱的连接示意图;
图2 为图1的俯视图;
图3 为现有平面热铆接头热压塑料柱的示意图;
图4 为图3中热铆出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6 为图5的仰视图;
图7 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图8 为本实用新型热铆出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铆接头本体,2-盲孔,3-加热棒,4-柱台,5-球形槽,6-加热柱,7-半球形铆接头,8-塑料板,9-塑料柱,10-通槽,11-压头,12-板状铆接头,13-金属板,14-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919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用塑料直线槽线性连接件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冶金用立辊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