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车用连接器固定夹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94808.5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05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琴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3/502;H01R2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邓大文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连接器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车用连接器固定夹,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套接有减震泡绵,所述壳体的上端套接有公端连接器,所述壳体的下端套接有母端连接器,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两个卡扣,两个所述卡扣固定安装在壳体的两侧,所述壳体的两端设置有止口定位结构,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两个卡槽,两个所述卡槽分别固定安装在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的一侧,所述止口定位结构包括矩形凸起与矩形凹槽,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定心装置,所述定心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中间贯穿连接有顶杆,本实用新型,具有实用性强实用性强、组装容易、结构牢固、能穿过一些狭小的孔或者防水塞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线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车用连接器固定夹。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在目前,不管是高级豪华汽车还是经济型普通汽车,线束编成的形式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由电线、联插件和包裹胶带组成。汽车电线又称低压电线,它与普通家用电线是不一样的。普通家用电线是铜质单蕊电线,有一定硬度。而汽车电线都是铜质多蕊软线,有些软线细如毛发,几条乃至几十条软铜线包裹在塑料绝缘管聚氯乙烯内,柔软而不容易折断。
而现有的固定夹,实用性差;同时现有的固定夹汽车线束在布线过程中,经常需要穿过一些比较狭小的防水塞或小孔,如防火墙的防水圈或者是左右后视镜进到车室内的防水塞和车尾箱防水塞都是比较狭小,通常都会选择比较小的连接器,存在的缺点是小的连接器由于结构体积限制,无法设计锁扣,导致拉拔力不足,容易松脱;或者是将带有锁扣但体积大连接器外壳先不穿端子,端子穿过防水塞或小孔后再穿外壳,增加了很多工时和容易穿错PIN脚,因此,设计实用性强、组装容易、结构牢固、能穿过一些狭小的孔或者防水塞的一种新型车用连接器固定夹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车用连接器固定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车用连接器固定夹,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套接有减震泡绵,所述壳体的上端套接有公端连接器,所述壳体的下端套接有母端连接器,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两个卡扣,两个所述卡扣固定安装在壳体的两侧,所述壳体的两端设置有止口定位结构;所述锁紧装置的目的在于采用卡扣上下锁紧,卡扣在产品两侧,有效保障其强度,并且固定夹不需要拆开为上下壳,为一体式结构,模具成本低人工操作简单,止口定位结构的目的在于固定夹口部有结构止口定位结构,在拉拔过程中有效受力,使其不容易松脱。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两个卡槽,两个所述卡槽分别固定安装在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的一侧,所述止口定位结构包括矩形凸起与矩形凹槽;将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插入壳体内后,将壳体闭合,卡扣进入卡槽内,完成锁紧,止口定位结构通过矩形凸起与矩形凹槽的配合来使其不容易松脱。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定心装置,所述定心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中间贯穿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两侧焊接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的另一端焊接在连接板上,所述顶板的一端设置有滚轮;母端连接器进入壳体后,压迫顶板移动,带动顶杆移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顶杆的另一端轴承连接有两根第一连接杆,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轴承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侧套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侧;顶杆移动,带动与顶杆轴承连接在第一连接杆转动,带动与第一连接杆轴承连接的滑块移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滑块固定安装第一连接杆的一侧轴承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轴承连接在连接板的两端。所述转动轴的一侧轴承连接有径向夹持杆;带动与滑块轴承连接的第二连接杆转动,带动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杆一端的转动轴转动,带动固定安装在转动轴一侧的径向夹持杆转动,夹持住母端连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琴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琴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948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网加工用贴合机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率的多功能单轴顶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