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载着陆灯光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94992.3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40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尚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25 | 分类号: | F21S41/25;F21S41/30;F21S41/141;B64D47/02;F21W107/3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顾俊超 |
地址: | 2011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载 着陆 灯光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机载着陆灯光学系统,包含有,灯具壳体、灯具罩板、LED光源组件及激光光源组件,所述LED光源组件具有LED光源及自由曲面透镜,所述LED光源的出光方向向上,所述LED光源的出光光束向上依次穿过所述自由曲面透镜及所述灯具罩板,所述激光光源组件具有激光光源及反光碗,所述激光光源的出光方向朝向所述反光碗,所述激光光源的出光光束到达所述反光碗后转而向上穿过所述灯具罩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合LED与激光的特性,实现LED和激光照明的高效光路设计,提高光路设计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载着陆灯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LED具有节能、高效、环保及寿命长的显著优势,是全球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LED作为发光面较小的光源,适合于配光以及二次光学优化设计,能较准确控制出射光线方向,提高光利用率、照度均匀度,能有效防止眩光、光污染等。LED光源自由曲面二次光学的配光设计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突破了传统光学的概念,将光学和复杂的三维空间机械曲面完整地整合在一起,其可以将复杂的系统整合到一个元件上。在照明系统中,自由曲面二次光学元件不仅可以提高光能的利用,而且可以实现严格角度的配光,可以对所有从LED发出的每一度数的光线进行重新分配,实现很高的光学效率和很好的光斑均匀度。
目前,现有的机载着陆灯均采用LED作为光源。
与LED同源的半导体激光二极管,也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寿命长的优点,利用激光激发荧光粉技术(远程荧光粉技术)可以得到超高亮度的点光源,该点光源可用在一些特殊的照明领域。激光激发荧光粉技术是将激光聚焦到荧光粉层上,形成一个发光点很小的点光源,荧光粉受激产生高亮度的受激光,通常激光白光照明是由蓝色激光激发黄色荧光粉,产生的黄光与剩余的蓝光混合形成白光,再由光学系统收集出射。而激光投影是由蓝色激光激发多色荧光粉产生多色光束从而后续产生彩色图像。激光光源的特点是,由于激光能量集中,因而可以形成超高亮度的点光源,点光源具有更小的光学拓展量,能够实现更小的灯具体积和窄光束照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机载着陆灯均采用LED作为光源,而提供一种新型的机载着陆灯光学系统,兼具LED光源与激光光源的各项优势。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机载着陆灯光学系统,包含有,灯具壳体、灯具罩板、LED光源组件及激光光源组件,所述灯具壳体具有壳体底壁及壳体周壁,所述壳体底壁与所述壳体周壁共同界定出具有向上开口的壳体内置空间,所述灯具罩板与所述壳体周壁相固定连接且所述灯具罩板封住所述向上开口,所述LED光源组件及所述激光光源组件均布置于所述壳体内置空间,所述LED光源组件具有LED光源及布置于所述LED光源上方的自由曲面透镜,所述LED光源的出光方向向上,所述LED光源的出光光束向上依次穿过所述自由曲面透镜及所述灯具罩板,所述激光光源组件具有激光光源及布置于所述激光光源旁侧的反光碗,所述激光光源的出光方向朝向所述反光碗,所述激光光源的出光光束到达所述反光碗后转而向上穿过所述灯具罩板。
作为机载着陆灯光学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LED光源为暖色温LED光源。
作为机载着陆灯光学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自由曲面透镜为TIR透镜。
作为机载着陆灯光学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LED光源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作为机载着陆灯光学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激光光源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结合LED与激光的特性,实现LED和激光照明的高效光路设计,提高光路设计可靠性。并且,光路设计结构简单,功率小、重量轻便,节省设计空间。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之外,本实用新型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949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装支架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挖掘机用机械快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