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震装置的声呐拖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00517.2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1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过跃;陈晓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鹰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521 | 分类号: | G01S7/521 |
代理公司: | 无锡派尔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0 | 代理人: | 杨立秋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减震 装置 声呐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装置的声呐拖体结构,涉及声呐拖体结构技术领域,包括鱼头,所述鱼头后方连接有前密封舱,所述前密封舱后方连接有后密封舱,所述后密封舱后方连接有鱼尾,所述鱼头内设置有固定凸台,所述鱼头内壁与固定凸台的连接部设置有前减震垫,所述前密封舱内设置有电子舱,所述前密封舱内壁与电子舱的连接部设置有后减震垫,解决了当发生碰撞震动时,产生的冲击会直接传递至内部电子舱,造成诸如线头脱落,因震动碰撞造成的电子结构破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呐拖体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减震装置的声呐拖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声呐拖体装置内部的电子舱与拖体内壁主要采用螺钉紧固的方式。螺钉紧固为非弹性连接,当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冲击会直接传递至内部电子舱,造成诸如线头脱落等问题。截至目前,已发生多次行进中的声呐装置触碰到海底而造成内部线路接头被震掉的事故。如何在狭小的声呐内部空间内,解决因震动碰撞造成的电子结构破坏问题是提高声呐拖体装置工作稳定性的重要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装置的声呐拖体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当发生碰撞震动时,产生的冲击会直接传递至内部电子舱,造成诸如线头脱落,因震动碰撞造成的电子结构破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减震装置的声呐拖体结构,包括鱼头,所述鱼头后方连接有前密封舱,所述前密封舱后方连接有后密封舱,所述后密封舱后方连接有鱼尾,所述鱼头内设置有固定凸台,所述鱼头内壁与固定凸台的连接部设置有前减震垫,所述前密封舱内设置有电子舱,所述前密封舱内壁与电子舱的连接部设置有后减震垫。
优选的,所述前减震垫为L型结构,与鱼头接触的一侧设计有卡接槽。
优选的,所述前密封舱设置有固定安装后减震垫的固定台阶。
优选的,所述电子舱由电子舱前端盖、电子舱横梁和电子舱后端盖组成,所述电子舱横梁固定在电子舱前端盖和电子舱后端盖之间。
优选的,所述电子舱后端盖设置有固定安装后减震垫的径向固定台阶。
优选的,所述电子舱前端盖前端连接固定凸台。
优选的,所述固定凸台的形状为四棱柱,四棱柱的四个棱角设置为圆弧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鱼头后方连接有前密封舱,前密封舱后方连接有后密封舱,后密封舱后方连接有鱼尾,该装置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通过鱼头内壁与固定凸台设置有前减震垫连接,前密封舱内壁与电子舱设置有后减震垫连接,密封舱前后都有减震垫,有效解决了拖体内部减震和装配便利性的问题,解决了当发生碰撞震动时,产生的冲击会直接传递至内部电子舱,造成诸如线头脱落,因震动碰撞造成的电子结构破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拖体装置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拖体减震结构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减震垫左半形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前减震垫右半形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凸台形状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舱前端盖形状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后减震垫左半形状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后减震垫右半形状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舱后端盖形状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鱼头内部形状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前密封舱形状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鹰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海鹰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005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物蒸锅
- 下一篇:一种食品加工用原料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