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珠笔笔芯钢珠的输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00609.0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30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川川笔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2 | 分类号: | B65G47/22;B65G3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伍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9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311519***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珠笔 笔芯 钢珠 输送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珠笔笔芯钢珠的输送机构。它包括入珠管和输送机体,输送机体前端与入珠管连通,后端设有输出口,输送机体前端与底端的距离大于后端与底端的距离,输送机体内设有活动板和导向板一,导向板一分别与输送机体的左右两侧连接,活动板与输送机体活动连接,活动板的端部安装有两个导向板二,相邻的两个不在一个活动板上的导向板二所在位置相对应,导向板二的所在位置与导向板一的所在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活动板、导向板一和导向板二可达到有划分部件的目的;通过滑动槽起到调节活动板位置的作用;通过气泵、电机和电源完成活动板的控制及气压排放的工作;通过转动轴承、挡板和控制板可起到导向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圆珠笔笔芯钢珠的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钢珠根据生产加工工艺分为研磨钢珠,锻造钢珠,铸造钢珠。根据加工材料分为轴承钢珠,不锈钢珠,碳钢珠,铜轴承钢珠,合金钢珠等。其中轴承钢珠为工业的重要基础零部件,合金钢珠是以碳、铬、锰、钼等为主要添加金属元素,并通过锻打、旋压、轧制和铸造等方式生成的一种球状形铁合金耐磨体。钢珠是金属磨料的一种,主要品种有不锈钢丸、铸钢丸、铝丸、钢丝切丸、研磨丸、铜丸。而圆珠笔笔芯所用的钢珠便是经过细心的钻研加工而出的产品,对于圆珠笔笔芯的铸造是必不可少的,但笔芯的钢珠所需多少直径的型号,而在输送时,一般的输送机构对于大小不一的钢珠并未进行良好的划分,如此输送到目的的钢珠的大小并不可知,在笔芯铸造时极有可能出现无法匹配,不能装上的情况,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输送机构对于大小不一的钢珠并未进行良好的划分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有划分部件的圆珠笔笔芯钢珠的输送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珠笔笔芯钢珠的输送机构,包括入珠管和输送机体,所述的输送机体前端与入珠管连通,所述的输送机体后端设有输出口,所述的输送机体前端与底端的距离大于输送机体后端与底端的距离,所述的输送机体内设有活动板和导向板一,所述的导向板一包含两个,两个导向板一分别与输送机体的左右两侧连接,所述的活动板与输送机体活动连接,所述的活动板包含若干个,所述的活动板的端部安装有两个导向板二,相邻的两个不在一个活动板上的导向板二所在位置相对应,所述导向板二的所在位置与导向板一的所在位置相对应。
通过输送机体的左右两侧连接着的两个导向板一配合活动板上的导向板二便可以让入珠管进入的钢珠一个一个循序渐进,但当钢珠直径大于导向板一和导向板二留着的开口,便需通过控制与输送机体活动连接的活动板让导向板二慢慢移开以达到扩大导向板一和导向板二留着的开口大小,当然若要划分开不同直径的钢珠,就需要调节各活动板让各个直径的钢珠通过各个大小的留口,如此便达到了有划分部件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的入珠管的形状呈Y形。即:所述入珠管的开口端直径大于入珠管与输送机体的连接处直径,这样设计通过Y形入珠管的横截面直径大的一端放入钢珠,如此便能让钢珠顺着Y形入珠管滚动到截面直径小的一端,而且放入钢珠滚出入珠管的概率也相应的减小了。
作为优选,所述的输送机体上设有若干个滑动槽,所述的滑动槽所在位置与活动板所在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活动板端部通过输送机体置于滑动槽内。这样设计通过与活动板所在位置相对应的滑动槽让端部通过输送机体置于滑动槽内的活动板可在滑动槽内做到滑动调节位置的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的输送机体的后端安装有气泵和电机,所述的电机与活动板连接,所述的气泵上设有气管,所述气管的进气端与气泵连接,所述气管的出气端置于导向板二与活动板的连接处外部,所述的气管与活动板连通,还包括电源,所述的气泵和电机均与电源电连接。这样设计通过电机使用电连接的电源达到控制电机连接着的活动板的目的,而通过电源电连接着的气泵则可向连着的气管内输入气压,气压最后能从置于导向板二与活动板的连接处外部的气管的出气端排出,若此处又挡住的物体,便能让气压顺利的推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川川笔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川川笔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006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颗粒物缓冲下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乳胶漆增稠剂智能加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