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伸缩反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00959.7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84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赵云霞;雷治华;吴双喜;吴小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5 | 分类号: | E21D1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王超;李丹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装置 | ||
一种可伸缩反力装置,涉及地下空间顶管施工设备技术领域,至少包括前支撑板、后支撑板及连接在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之间的支撑构件。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之间平行间隔设有至少一个连接板;连接板与前支撑板之间、相邻连接板之间以及连接板与后支撑板之间均通过支撑构件连接。支撑构件包括支撑臂、横向连接轴和纵向连接轴;横向连接轴水平贯穿连接在位于在同一排的支撑臂的中部之间;纵向连接轴竖向贯穿连接在横向连接轴之间。奇数排支撑臂设置数量相同,偶数排支撑臂设置数量相同,奇数排比偶数排多设置一个支撑臂,奇数排支撑臂与偶数排支撑臂交错设置。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反力装置使用费时费力,人力成本高,劳动力作业强度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空间顶管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管棚或管幕顶管施工的可伸缩反力装置。
背景技术
管幕及管棚施工作为两种常用的超前支护方法,均会涉及到顶管施工工艺,该工艺借助顶推油缸逐节将钢管顶进至设计深度。因此顶进过程中需要通过反力装置来承受和传递顶推钢管产生的反力。现有技术常用钢顶墩为反力装置,但该装置使用时需要现场作业人员由作业平台搬至机架上方,费时费力。另外,机架两侧顶墩独立设置,搬运时两侧均需作业人员,额外增加人力成本,不符合当前设备机具机械化,降低劳动力作业强度和减少劳动力的施工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伸缩反力装置,解决现有反力装置使用费时费力,人力成本高,劳动力作业强度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伸缩反力装置,至少包括前支撑板、后支撑板及连接在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之间的支撑构件。
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之间平行间隔设有至少一个连接板;连接板与前支撑板之间、相邻连接板之间以及连接板与后支撑板之间均通过支撑构件连接。
支撑构件包括支撑臂、横向连接轴和纵向连接轴;横向连接轴水平贯穿连接在位于在同一排的支撑臂的中部之间;纵向连接轴竖向贯穿连接在横向连接轴之间。
奇数排支撑臂设置数量相同,偶数排支撑臂设置数量相同,奇数排比偶数排多设置一个支撑臂,奇数排支撑臂与偶数排支撑臂交错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支撑臂包括内端部铰接的一对臂杆,臂杆包括一对长条的立板、水平焊接在一对立板之间的水平板及焊接在一对立板内端头之间的封板。
一对立板的外端头向外延伸超出水平板、形成连接头,连接头上开有穿接孔。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一臂杆的一对立板的内端头的外侧焊接有一对第一铰接板,铰接板上开有连接孔;另一臂杆的一对立板内端头向外延伸超出水平板、形成第二铰接板;一对第二铰接板位于一对第一铰接板之间,并通过横向连接轴穿接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纵向连接轴是长条板体,其上沿高度方向间隔开设有用于横向连接轴穿接的圆孔,纵向连接轴的顶部开有吊装孔。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前支撑板的板体呈倒置的凸字形,其一侧板面上均匀间隔连接有成排设置的连接耳,每排中连接耳成对设置,且奇数排中连接耳的设置对数相同,偶数排中连接耳的设置对数相同,奇数排比偶数排多设置一对连接耳;奇数排中成对设置的连接耳与偶数排中成对设置的连接耳交错设置;每排中连接耳的设置对数不少于三对。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前支撑板的两侧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端口,连接端口呈U形,向下倾斜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前支撑板的顶沿两端各焊接有一个吊耳。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后支撑板的结构和尺寸与前支撑板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009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机焊丝清理装置
- 下一篇:装配式风电塔筒基础